2021中超u23新政策规则,中超联赛的U23政策
1.中超U23新政,和权健买外援,哪个更扯
2.中超u23新政策怎样规定
3.足协杯正赛即将开打:增设临时转会窗,U23政策也有新变化
4.为了世界杯中超外援归化球员,U23球员上场规则如何规定更合理?
5.如何评价足协“U23新政”
6.中国足协新政u23球员是什么意思
7.中国足协U23政策有什么调整?
昨天(18日),中国足协中国足协正式向中超各俱乐部下发了“ 关于调整《2019中超联赛规程》相关条款的通知 ”。通知的核心内容就是U23球员、外援出场名额的调整, 从中超第16轮开始,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而同时上场的外籍球员不得超过3人也就是可以用外援换外援 。放在以往,在联赛赛季中期对整个竞赛规程进行调整,或许又会引起各界的强烈反弹或反对,毕竟 游戏 进行了一半之后,突然改变规则,显得很不严谨、严肃。但 这一次,从传言流出到最终正式下文,这几个新的调整举措反而是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其中的反差或许很值得深思 。
1、U23政策原来的执行与出发点相悖
在最新的《通知》中,中国足协围绕着U23球员的规定,调整为“ 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已用完、被红牌罚下等原因除外),如俱乐部队报名球员中有被各级国家集训队征调的U23球员,可不执行U23球员政策 。”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很重要一点就是今年以来,中超、中甲联赛中有关U23球员的使用之混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去,U23球员进入首发阵容中,打了几分钟之后便被替换下场,这是一场常态,只是U23球员首发出场的时间越来越短而已,就像今年第13轮天津天海主场迎战河南建业队时,22岁的文俊杰首发出场之后,仅仅55秒就被裴帅替换下场,更是创造了中超联赛的一项“奇葩”纪录。而更为荒谬的是,U23的守门员身穿场上球员的球衣也在最后时刻“混”出场了,目的就是满足原先规定中的“每场比赛,每支俱乐部队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U23球员的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3人次”这样的要求。而 所有这些,与当初推出“U23政策”的动机与出发点,已经完全背离了 。
当初“U23球员”的规定重新出现在国内职业联赛时,其初衷和目的恐怕无需质疑,就是希望能够给本土的年轻球员以更多的锻炼和比赛机会,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以便更好地让年轻球员进行成长。而且, 实施几个赛季以来,整体来说,还是有不少U23球员经过联赛的锻炼已经成长起来,效果还是有的 。当然,在各俱乐部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乱象,不能因为这些乱象的出现,就将其归结为U23政策有问题。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的职业联赛在实施与执行U23政策,近邻的韩、日,西亚的卡塔尔、巴林,中亚的乌兹别克等国,最近几年来都开始陆续执行U23规定,笔者曾多次撰文进行过介绍,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对于国内联赛如何更好地执行U23政策,舆论、媒体也曾无数次提出过合理化的建议。但是, 这样的政策为什么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联赛中始终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施与贯彻,可到了中国足坛,就出现如此多千奇百怪的“乱象”? 说到底,恐怕根本原因还是问题出在相关的管理部门。
2、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的又一具体实例
当今的中国 社会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即所谓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众所周知,当初“U23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中国足协的本意,而是来自更高管理部门的意见。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提出增设“U23政策”,目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 希望能够遏制国内联赛中“一切靠‘钱’来解决”的不良倾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尤其是U23年轻球 员。
而且,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更多地只是提出一个原则性的东西。这就好比《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是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仅仅只是诸多原则性的东西,而具体到某一个问题、某一个实际情况,需要具体的执行者根据这个《方案》中的原则以及相关精神,拿出更有效、更具体、更切实可行的方案与举措,来解决中国足球的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所以, 《方案》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具体到所有每一个细节,更多的细节其实应该是由执行部门进行研究,从而更“接地气”地去执行,并最终贯彻与落实《方案》精神 。
但是, 因为这个U23政策不是由中国足协这个层面提出的,甚至涉及到某些人的某些具体的利益 。于是,为了让外界看到“U23政策”是“有问题的”、“不合适的”,因而,在拟定这个规定的“细则”过程中,故意留出太多的破绽与漏洞。所以,最近两三年来,我们在中超、中甲联赛中看到了那么多的“乱象”。面对这些“乱象”,相关的管理部门似乎就可以有推卸责任的理由了:“这些政策我们也不想出台,没有办法,上面有要求,我们能怎么办?”其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证明”给外界看:“ 你看看,领导外行,提出了这些可笑而不合理的要求。 ”
这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整个过程中,相关方面并不是积极地采取补救举措,仅仅只是被动地机械执行,甚至任凭乱象泛滥。
3、中国足球重振科学决策与优化机制!
当初“U23政策”规定匆忙出台,“漏洞”其实就业已存在了,如果还有印象的话,辽宁队当年参加中超联赛的第一场比赛就闹出了“笑话”。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缘何漏洞始终未能及时修正?而这一次,中国足协的通知下发后,很快就得到了积极的反馈,这一方面源于充分征求了各地方俱乐部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一种“决策修改”,也就是 整个过程受到了积极的反馈,敢于对过去的不合理的东西通过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序进行调整,有勇气面对自己过去所出现的失误 。这其实才是这次U23与外援调整通知背后更值得肯定之处。
笔者不敢保证,这次调整后的规定与细则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就一定不会再存在或出现其他漏洞或“神操作”模式,但这个新规定肯定会令先前出现的一系列“神操作”的“市场”与“空间”大大减小。而且,“ 法律法规永远是滞后的 。”中国足球需要的是能够及时修正,犯错、出错不可怕,可怕的在于不承认出现了错误,甚至任凭错误四处泛滥。一个小小的“U23”问题如此, 中国足球这么些年来那么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如果不是每一个,仅仅只需要一半或者一小半都采取如此之态度、“糊弄事”,中国足球也就不可能正常 。
当前的中国足球,首先需要的就是减少各种“人祸”,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科学决策的机制,同时也更需要决策的修改机制与优化机制,让中国足球的各项规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才能确保中国足球向着正常而 健康 的轨道前行。
中超U23新政,和权健买外援,哪个更扯
北京时间1月16日,中国足协官网正式发文,确定新赛季中超外援政策为3外援,并且18人报名名单必须有两名U23球员,其中一名U23运动员为首发球员,这一变化也立刻在足坛引发轩然大波
在如此苛刻的背景下,从好的方面来看,年轻球员将得到强制性的出场甚至锻炼,部分优秀年轻球员将真正可以在中超打怪练级,这其中就包括了终止国家队不进球尴尬记录的广州恒大小将王靖斌,但从坏的方面来看,如果没有符合上场能力的年轻球员冒然首发,对于整个球队的实力将是致命性打击,而且,而且U23年龄段的国内球员身价或将因此暴涨。
中超u23新政策怎样规定
当然是新政,买外援现在对中超的球队来说只要对方肯来谁都买的起,并不是说就权健特别牛,老是被爆要买强援,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定型,像恒大上港这种经历过豪买的球队都已经稳定下来了,手里的外援足够好用,但是U23新政是真胡扯,联赛不是小孩过家家,要对球迷对赞助商负责,中国顶级联赛不是青年训练营,欧洲五大联赛的豪门也没有随便上什么年轻人来踢一线比赛的,也没有必须要多培养自己国家球员这种说法,比如英超 德甲 意甲也是习惯从荷兰 等欧洲培养年轻球员比较强的国家去直接引进U18球员的,人家也没有这种一定要用自己国家的小球员不要用别人的这种说法啊,夹缝中求生存,要知道这种环境下能脱颖而出的本地球员那才是精英,靠政策有毛用?就像当年的健力宝,从巴西留学几年回来当他们是宝了,直接就变成国奥队,李金羽什么的还直接跳级进了国家队,结果还不是屎一样,反倒是回来后无人问津的李玮峰 郑智这2个人最后成为了健力宝中之后为中国队打比赛最多的2个人,这说明什么,联赛中有能力比政策强的多
足协杯正赛即将开打:增设临时转会窗,U23政策也有新变化
每场比赛必须有一名U23球员首发,在此前提下,U23球员使用人数还不得低于外援使用人数。这对U23球员的储备及主教练调配阵容都带来很大的考验,比如如果上三个外援,就得上三个U23,如果只有一名U23球员首发,三个换人名额就得有两个留给U23,如果遇到伤病,就更加困难。
为了世界杯中超外援归化球员,U23球员上场规则如何规定更合理?
足协杯9月29日就将抽签决定对阵形势,而为了进一步确保杯赛的比赛质量和公平性,中国足协早在9月中旬,就发布了《中国足协关于2021中国足球协会杯正赛阶段竞赛规程的补充通知》,通知主要是针对被国家队征调了球员、实力受损的俱乐部,给出了一个临时转会窗口,2021年9月29日至2021年10月12日,给各队可以补充球员的机会,当然,俱乐部转会补报球员的名额不得超过国家队征召球员数量。
众所周知,在之前决定2021赛季联赛赛程的时候,除了首先考虑国家队的备战集训需求,足协也充分考虑了联赛的公平性,最终没有让联赛在国脚不在的情况下进行。但2021年度足协杯的比赛,被安排在10月至11月期间进行,而国家队10月的两场比赛已经确定在西亚进行,11月的两场比赛就算不在西亚,国脚们也不可能参加足协杯赛,因此,输出国脚多的球队,其在杯赛中的战力是必然会受到影响的。如何最大限度帮助这些球队弥补实力,也是中国足协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最终,中国足协在9月15日发布了《中国足协关于2021中国足球协会杯正赛阶段竞赛规程的补充通知》。
通知中首先确定要开临时转会窗口:2021年9月29日至2021年10月12日,我会将开启临时转会窗口,有被国家队征召球员的俱乐部可在此窗口完成球员租借、转会及足协杯补报。俱乐部转会补报球员的名额不得超过国家队征召球员数量,即某俱乐部被国家男子足球队征召6人,则该俱乐部只可补报至多6人。也就是说,所有被国家队征召了球员的俱乐部,都可以在这个窗口完成新球员租借和转会,并在足协杯中为新球员补充报名,每家俱乐部可以引进的球员跟其在国家队的国脚数量对等,目标球员为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球员,包括在中国足协注册的本土球员和外援。
值得一提的是,原则上,该窗口交易的球员,只能用在今年足协杯上,而不能用在12月的联赛中,毕竟正常情况下,12月份联赛开打时,国脚们已经回归,那么为足协杯补充的球员如果再在联赛中出场,就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因此在这个窗口交易的球员,是不能代表新球队参加联赛的。短期租借的球员,也不能再回到原球队打12月份的联赛,在这个窗口转会加盟新球队的球员,只有在2022赛季才能代表新球队打中超联赛。这一点也就大大限制了这个窗口的球员交易空间,可以说,这个窗口其实更多是为了符合条件的各俱乐部从内部挖潜重新报名球员准备的。
《补充通知》第二项还规定了U23政策:被国家男子足球队征召 U23 球员的俱乐部可以在2021足协杯正赛阶段不执行U23球员政策。目前符合这个规定的俱乐部,是上海申花和山东泰山,他们分别被国家队征调了朱辰杰和郭田雨。第三项则是关于防疫:如任何球队因防疫问题无法完赛,将被视为弃赛。
如何评价足协“U23新政”
4名国内球员加3名外国球员,加2名归化球员加1名U23,u23必须全程在场。这可以完全保证岗位竞争,优秀的联赛也可以培养真正的国内顶级球员,具体分析如下。
虽然国家足球领域最强有力的一环是守门员,但是限制守门员的外援使得当地守门员发展迅速。国家足球队的水平与世界水平,在守门员这方面可以说是差距最小的,但是小差距并不意味着没有差距。为了跟上世界守门员的水平,不能全面限制外援,可以适当引入外援竞争,但同时也应该保护我国守门员。可以规定这个位置的守门员可以使用外援,但是外援只能打三分之一的赛季,三分之二的比赛时间仍然是当地守门员。
根据最初的外援政策,球场上外援球员的最大数量是三名。当U23政策得到优化时,对外援助政策也将恢复到原来的四名外援助规则。亚洲冠军联赛的对外援助政策是三加一,有三个非亚洲国家外援和一个亚洲国家外援。然而,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的外援政策脱节,导致亚冠联赛球队和中超联赛球队不一致,影响了球队的竞争力。所以把外援政策变成四外援也能引起球队的共鸣。
报名参加u23的人数没有限制。每个俱乐部都可以根据自己训练的球员的实力报名。主要的事情是定好上场的数量。比赛中必须有一名u23队员在场。u23球员只能被U23球员替换。这不仅会训练年轻球员,还会防止他们在比赛超过十秒钟后被替换,从而导致不专业的规则。归化的玩家对他们可以归化多少没有限制,但是他们最多可以入场两人。他们被视为国内球员,自然竞争。这样,我认为队里归化的球员将会更加归化,如果他们不能比赛,那将是毫无意义的。所有俱乐部肯定不会随便归化。
中国足协新政u23球员是什么意思
这个政策的出来是疯狂开倒车,很有可能对中国足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至少是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这两个政策出来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政策的内容上,而是政策并没有给俱乐部一个执行的缓冲期。无论是 U23球员的限制还是外援的使用上,这种政策的出台只要智商正常的人肯定会想到给俱乐部预留一到两个赛季的缓冲,最次也是保证在上个赛季结束前通报下个赛季的政策,现在距离下赛季开始只有2个月的时间突然宣布这条给俱乐部的调整时间太短,而这种突然发政策对联赛进行大调整的行为也带来三个隐患:
众所周知现在中超联赛的繁荣是因为金元足球的投入,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会不会影响中超金主的投入热情,或者至少对金主来说是丧失安全感的。
金主们重金砸下的顶级外援和教练是吸引球迷看中超最重要的原因,对于这些外援来说,中超这种朝令夕改的政策有可能让他们在合同结束前就丧失工作,或者至少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内容,对于球员和教练来说也是毫无安全感可言。
好不容易这两年树立起来中超的影响力和口碑,在中国观众和海外媒体那里也因为这种乱七八糟的政策变成了笑话。
而对于两个政策,也非常糟糕,首先是名单里至少有两名U23球员,并且一人首发的规定,出发点很好,但是可操作性太差,有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中超的观赏性肯定会受到影响,至少现在大部分 U23球员肯定是无法达到联赛需要的水平。
会直接拉大强队和弱队的差距,只要稍微看一下各个球队的名单就知道,我国比较好的 U23球员都在几个强队中,而中下游球队几乎没有 U23球员可用,比如力帆、泰达和延边只有一名 U23球员,而在这种政策下,U23球员的转会费用会明显上涨,没有钱的弱队只能买低水平的或者从自己青训里面找,结果就是这些球队场上很可能有极低水平的球员,使得强队和弱队的差距更明显。
考虑到球员有可能受伤等问题,两名 U23球员是肯定不够的,理性考虑至少要4名,也就是说大量的非 U23球员生存空间会被挤压,甚至一定会出现大量球员在 U23的时候踢主力,而到24岁的时候,就无球可踢,甚至拿不到职业合同的情况,这对培养球员并没有半点好处。而那些因为 U23球员政策失去工作的现有球员,他们的利益谁来保障?
政策对细节的制定很不清楚,假设俱乐部因为某些原因不够2名 U23,比如受伤。那么要怎么操作,如果没有替补的 U23,那是不是大名单少一人就可以,如果没有场上的 U23,那是要首发少一人?这些非常重要的细节根本没有写清楚。
未来几年国奥队成绩定然会一塌糊涂,国奥队比赛基本都不在国家队比赛日,这种情况下每个队的 U23 都必须留着应对联赛限制名额,肯定不会同意被征召,所以很长时间国奥队能够征召的球队肯定是非职业球员。
而对于完全没有半点意义的新3外援政策,又有这些问题:
和前面一样,势必会影响观赏性。
如果3外援政策执行,那和亚冠的3 + 1政策有冲突,对于亚冠球队来说,要怎么配置外援?如果备一个亚外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只是亚冠使用,如果不买亚外的话,定然会影响亚冠成绩。
正在合同范围内的外援要怎么处理,这个转会期已经有不少球队买了亚外,甚至很多都不是亚冠球队,这里产生的经济损失,足协愿不愿意承担?如果足协不愿意承担,凭什么球队要根据你莫名其妙改的规定承担这些。
中国足球最需要的根本不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需要的是增加足球人口、提高青训水平和增强职业联赛影响力。
中国足球成长最大的阻碍就是这帮猪头们。
-
多说一句,联赛就是联赛,国家队就是国家队,如果联赛成绩好对国家队成绩有积极作用,但没有任何道理影响联赛而为国家队培养球员。更何况我并不觉得现在这两条能起到培养效果。
中国足协U23政策有什么调整?
中国足协新政u23球员是亚足联U23锦标赛的中的球员,所有球员的实际年龄有不大于23岁的限制,旨在培养和锻炼新人,发掘更好的苗子,建立人才梯队。
中国足协强行推出了U23球员上场政策。一个赛季下来,只有部分俱乐部较好的贯彻执行,而另一部分俱乐部钻了政策的漏洞。
为避免新赛季出现过早换下U23球员的状况,足协计划推出U23球员政策的“加强版”,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是:规定每支球队必须在18人名单中报3位U23球员,其中1人必须首发,且规定一场比赛中必须保证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
不过,也有声音反映,这样的弥补政策依旧不够严格,新赛季中超或将在政策上向U23球员更加倾斜,届时登场的U23球员恐怕就不止一个人。
扩展资料:
中超U23新政下部分球员的发展现状:
在中超冬季转会窗的最后几日,各家中超俱乐部都逐渐官宣了自己的新援。2018年2月的最后几日里,几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几条甚至十几条的中超重磅转会消息。
叮叮当当的通知铃声折射着欢迎新援的掌声,但是在每一家俱乐部的上空,同样响彻着驱逐的号令。
伴随着“U23政策”的进一步收紧,23岁以下的年轻球员们再一次成为了转会市场上的主角。但是随着新赛季开打,很多人也将不再拥有“U23”这个称号,他们的名字也随着黯淡。褪去光环之后,那些曾经的“U23”都去了哪?
不再是U23的廖均健加盟武汉卓尔
刷完任务,你可以走了
上赛季效力于申花的徐骏敏一共为球队首发14次,出场15次,但整个赛季加起来,仅仅打了581分钟比赛。
申花对他的定位很简单:“U23首发”这个成就刷到了,可以下去了,如今不能“刷任务”了,就应该走人了。
在2017年的冬天,徐骏敏转会同城对手、中甲球队上海申鑫。
有的球员,在“U23”行列中也属于备胎。失去了这一身份之后,他们也就立刻没有了在中超立足的资本。
由于U23国脚高准翼发挥稳定,华夏幸福的另一位U23后卫廖均健多数时间跟随预备队比赛,并在半程后被租给了重庆力帆。失去U23身份之后,廖均健更是没有机会,被再度租给了武汉卓尔。
廖均健在省港杯足球赛上的队友叶楚贵同样也被租借到了中甲,虽然曾贵为中乙金靴,但是叶楚贵在富力的地位一直尴尬。前有中超MVP扎哈维与国脚肖智,后有U23小将向柏旭,叶楚贵即便回归也很难有机会。
百度百科—亚足联U23锦标赛
新华网—足协酝酿新政帮扶U23球员
本赛季中超联赛即将落下帷幕,关于中国足协U23政策,外界褒贬不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本赛季这项政策没有执行好,不少球队早早就把U23球员撤下。
为了加强培养年轻球员力度,中国足协计划在下赛季继续沿用U23政策,并且也会做出一些调整。
据悉,下赛季的U23政策将变成,90分钟比赛里必须有U23球员的在场。如果某队在球场上只有一名U23球员,当这名球员被换下来时,就必须用U23球员顶上去。也就是说,下赛季中超赛场上任何一个时间段里,都有U23球员在场才行。
与此同时,在替补席上,中国足协将规定需有两名U21球员进入,但出场时间尚未做出规定。关于外援,下赛季各支球队可以注册4个,登场3个。
与今年施行的规定相比,U23 条款被强化了。今年的中甲联赛还好,中超赛场上,各队都在小心试探着足协的底线,U23 首发球员的出场时间不短缩小。到后来,基本上变成了宁可浪费一个换人名额,也不想让 U23 球员留在场上的模式。明年,这一状况将不复存在。这样的规定仍存在着不合理性,但要比 U23 球员与外援挂钩科学很多。各俱乐部情况不同,现有外援的合同期也不一样,如果按照原来的设想,无疑会给俱乐部造成极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