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冠军的努力,奥运冠军成功背后的付出
1.奥运冠军的事迹和精神
2.奥运冠军夺冠背后有多辛酸?
3.有人认为她是最幸运的奥运冠军,李坚柔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呢?
《乒乓世界》:张怡宁自述竞争下的成长故事(从冲击到超越-张怡宁自述与王楠竞争下的成长故事)
张怡宁安静地坐在舞台幕布后边的一个铁箱子上,手里拿着个PSP游戏机,正全神贯注地玩网球游戏。张怡宁的母亲站在旁边看着她玩,母女俩都聚精会神的,任工作人员在身边穿梭走动。这一天是2007年3月7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500天的日子,张怡宁作为嘉宾被请到中央电视台,她已经出过场了,在等着40分钟之后的谢幕。
幕布的那边,“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的晚会在五彩斑澜的灯光下进行得如火如荼,一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体坛名人纷纷出场,隔着一层幕布,这一切仿佛和张怡宁完全没有了关系,她的世界就是手上那个小小的游戏机。
“这个玩多了会不会累手指头啊?”我问。
“会啊!”张怡宁回答。
“会影响打球的吧?”
听到这个,张怡宁俏皮地抬头看我:“所以我都不敢玩多了!”
忽然间有一群人打破了这片宁静,歌星韦唯在四个黑西装保镖的簇拥下到后台候场,还有另外一个黑西装拿着台DV全程跟踪拍摄。韦唯被安排在晚会最后演唱压轴歌曲,当她提着长裙和黑西装们从张怡宁身边急步走过,必定不会注意到角落里正在玩游戏机的这个小姑娘,这个奥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我想,假设以韦唯作为一个标尺,张怡宁的辉煌要比她辉煌一万倍,而张怡宁的安静也要比她安静一万倍!这,就是体育圈和娱乐圈的区别吧!
晚会结束,我开着自己的小车送张怡宁和她妈妈,先把张怡宁送到天坛公寓,随后再把她母亲送到东三环外的家里。为此,母女俩连续说了很多遍感谢,以至于让我这个请她们来中央电视台的人极度不好意思。其实,我们看到的这个,就是很本色的张怡宁:安静,聪慧,单纯,不设防,有教养!
“王楠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人,不一定是你的亲人,也不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但会直接促使你走向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对于张怡宁来说,这个人就是王楠。近几年她们之间的每一次交锋,都是女子乒坛的巅峰之战。而这两个每每在大型赛事决赛中分站球台两边的人,在几年的时间里,住同一个房间。
有时候你会很诧异于她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比如说今天她们还在单打决赛中争个你死我活,明天两个人就要为了女双金牌并肩作战。可以想象,在那些林林总总的金牌中,藏着多少委屈的眼泪呢?很久以前问过王楠对张怡宁的感觉,王楠的回答很简单:“张怡宁挺单纯的,是个好人!”同样的问题问起张怡宁,她却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刚进队的时候我是最小的,往上冲击大队员,大家还没有注意到我呢,但是我可以看到每一个主力队员!当时王楠是主力,还有李菊、杨影、王晨、王辉她们一大批人,邓亚萍退役的时候,她们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没有看到王楠总输李菊的那个时代,看到的是王楠赢李菊的那个时代。
我刚上一队,就感觉王楠训练是最踏实的一个,为什么看她看得多呢?因为她也是李指的队员。李指经常给她喂多球,有时也捎带给我一块儿练多球,或者先给王楠练,完了之后再给我练。当时感觉杨影技术非常细腻,李菊有点儿女子技术男性化,发展条件、力量各方面都特别好,但我总感觉王楠是最好的。当时我和别的队员说我喜欢看王楠打球,她们就说:“啊?你怎么爱看她打球啊?”她们总觉得王楠在场上打球扭扭,跟大虫子似的,使不上劲儿。但是我觉得她训练的时候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
从进国家队到现在有10年时间,一开始别人跟我说国家队不太好待,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但是我感觉打好球就行了,还有什么事儿能让你不好待的?特别单纯的一个人。待到两、三年的时候,我就开始觉得确实不太好待,好多事儿是潜移默化影响到你。你是抢班夺权,人家是守在那里,有时不光是你要打好球,你还要做好人。小队员必须得学会抗干扰。
进队的时候,目标是争取一点一点赢大队员;等往上冲到主力层,王楠已经是绝对主力了。从那个时候开始,王楠就成为了我要超越的一个目标。当时我们归同一个教练管,住同一个房间,她就跟我讲:“其实你们小孩儿怎么想,我都挺明白的,因为我也是从你们那会儿过来的。”像这种情况下我只有打好自己的球,她总感觉比我们成熟很多很多。
王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对训练的要求比我高得多。比如说我们练到八成就已经很满意了,她得练到十成才能感觉今天练得还可以。越到封闭训练的时候她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有时我也挺希望李指在下午训练课的时候多教我一点儿,能腾出时间来带带我,但是没办法,他只能先把王楠的成绩提高上去,先稳住王楠的成绩,然后才能够培养我。因为我当时是往上冲的年龄,分析问题、考虑问题的能力不是特别强,每时每刻都指望别人的帮助。第一靠李指,第二就是自己慢慢去顶,但是你说这种方法有多慢啊!
坐在张怡宁身边,第一次听到她对那段历史的回顾。这个典型的北京姑娘,满面笑容地说起从前的无助,语速飞快,像蹦豆子一样。我相信,这一段话放在几年前,她是断然不会说出口的。所有的困惑、所有的委屈,只能在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那一刻才会得到释放!我想,所有奥运冠军必定具有一种相同的性格,像王楠和张怡宁,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一说起乒乓球,却散发出同样的魅力!
那段时间,大概四年吧,我和王楠都是一个教练。我总感觉需要李指的时候他不在身边,感觉自己确实挺孤单的!特别不平衡的是,比如说今天李指心情不好,或者是跟王楠沟通得不好,或者是累了,肯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然后再跟我练,就把这气撒在我身上。我是真的有时候不太喜欢也不太愿意这样。因为我好不容易等到他教我一次,然后他有这么大的怨气,这么不好的心情。我当然希望他能够给我一个全身心的投入,他做不到这样,你说就算他今天心情好,也到了该累的时候了,正课已经结束了,六点才开始教我,你说能教多少?最多半个小时,四十分钟,他已经到极限了。而且他那一段身体不好,老是出问题。
1996年到2000年我们两个是住在一起,同一个教练,但是2000年到2004年是一个屋,2000年她分到别的教练组,李晓东分管王楠。我当时就感觉开了一个窗一样,终于能见到阳光了!李指终于能把他的时间都用在我的身上了!我没问过王楠,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她可能认为李指管我管得比她还多呢!
说这段话的时候,张怡宁一直在笑,很多事情只有过去了之后才能看得清楚,我们也能从这段已经释然的情怀中了解到,两个中国女子乒坛的顶尖球员,原来还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分开了以后第一天,李指跟我说的话就是:“你这回高兴了吧?”我说:“嗯。”(笑)第一天开始练的时候是男帮女,那天我练得特别好,力量发得也足、速度也快、状态也好,就这种感觉,不像以前情绪老是波动,感觉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从那之后意识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很多次李隼提到张怡宁的成功,都用了“水到渠成”这四个字。他说,在雅典奥运会之前,张怡宁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过、把所有的失败都尝过,该到她得冠军了!在张怡宁的成长过程中,当她的水平越高,越接近登顶,就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乒乓球就那么几克重,但凡心里稍有波动,都能够通过它体现出来,2001年的九运会,张怡宁爆发了。
2001年九运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赢她的机会,后来想想,那个时候要能赢她就真成神仙了!为什么?因为当时自己心态特别扭曲!从一开始心里有特想拿这个冠军,其它的从64进32到争半决赛那一大段的过程我都不看,恨不得直接打到决赛争冠军去,谁都是我的绊脚石,打得都已经快见血了!确实也说明自己当时太不成熟。
九运会决赛,第5局我5:21就输了,5:20的时候她发球,我连球都不接,直接挥了一下动作就下去了!我当时的状态,下来跟正常人一摸一样,上去比赛就是个疯子!决赛前李指还提醒我,你可注意啊,你已经被裁判盯上了,要再这么打的话肯定不行了。我有点儿较劲,不让我这么打,非得这么打,跟自己也较劲儿!有时特爱犯这个毛病,失控的时候更是这样。之前团体赛开始,周指导(周树森)做场外时候,我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又摔拍子,又踢挡板,又摔浴巾什么的。
九运会后我在乒乓队写检查,国际国内的比赛停了三个月。打完比赛李指就说,反正现在跟你说你也控制不了自己,你知不知道你已经影响到全女队了?全女队都要受批评了?这好在还是国内比赛,要是后面背着“中国”两个字你出去试试?你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得对你的形象负责任!后来我就静下来,从这一点开始突破,慢慢就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时间慢慢前进到2002年,张怡宁逐渐成长为一个可以与王楠相提并论的新星,但她却屡屡捅不破这层窗户纸。直到釜山亚运会,张怡宁笑着亲吻手中的球拍,人们才确信,张怡宁真的可以战胜王楠了!
我觉得王楠单打比我顺利得多,亚运会团体赛她输的那个金英姬,单打4比0就赢了;还有她最难打的对手李佳薇,4比0赢了。我这边不一样,刚输完双打的时候情绪特别低落,总感觉对不起李楠,对不起女队,输了团体之后,第一个单项金牌丢了,对我打击太大了。输完双打差不多隔了一个小时我马上又打单打,李晓东还给我讲战术什么的,我一点儿都听不进去。
决赛对王楠,好像之前是2比1我领先,后来她追成2比2,等到第7局又打到9分,最后一个球我挑了她一个侧身位,然后她拉出界了。我愣了一下,这么快就赢了?没想到!自己的表情刚刚特别投入比赛,突然一下子打完了,转变不过来。别人我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情况,就是说太突然,脸上的表情还来不及扭转到生活中的那种。
这就是张怡宁对自己在釜山亚运会战胜王楠之后经典笑容的详解,很简单,也很真实。釜山赢了王楠之后的几年,张怡宁慢慢和王楠旗鼓相当,继而在雅典奥运会超越,她已经不再仰望着王楠。而她自己,也慢慢成为了小队员们仰望的目标。对于这个过程,张怡宁坦承:“王楠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王楠在取得悉尼奥运会金牌之后两年路走得很顺,突然之间出现低谷,和高潮落差太大了!对她的心理,包括对她自身的位置影响特别大。打完雅典奥运会,我和李指沟通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可能是在关键的年龄段,李指把握得也好。我觉得必须珍惜每一次机会,好不容易到这个位置了,怎么能随随便便失去它?这么多年去拼,教练、朋友也帮你一起去拼,好事儿也难得转到一起,四年一个轮回,你张怡宁也该称雄了,别回来让你自己玩没了,我只是这方面的东西考虑得多一些。
我和王楠相处太长时间了,我就特别坚信哪点?做什么样的人,打什么样的球!虽说和楠姐打了这么多年的球,场上是对手,但场下分得特别清楚。比如说,她心里特别清楚,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她明白我什么人,也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很真诚!
“我有一个梦想!”
自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张怡宁仿佛成了中国乒乓球队标杆似的人物,这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子频频出现在各种商业、非商业活动中,她独有的张氏招牌笑容也纷纷出现在各种广告里。成功,用这种铺天盖地的方式体现!
很久以前,听李隼说,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张怡宁高兴的事,就是获得奥运会冠军!借用李隼的原话:“没见过心这么大的女孩子!”现在,张怡宁已经头顶着大满贯的光环,再听她说说她过去的梦想,这些故事对于那些迫切想得到这个荣誉的人,或许能成为借鉴。
1997年我刚进国家队的时候,只是梦想能拿个世界冠军,那个时候觉得奥运会冠军对我来说不太现实!我订的目标挺具体的,就是希望能够拿单项世界冠军!具体的实施步骤,首先争取团体赛报上名,再一步一步地看。当时陆指导(陆元盛)当女队主教练,他不希望我是“坐车”拿,希望我是自己拿,而且希望我决赛上场!
此时张怡宁给我解释了“坐车拿”和“自己拿”的定义——两年一届的团体赛总会报五名参赛队员,但是每场比赛只有三个人上场,不管有没有打半决赛和决赛,只要中国胜利了,这五名队员都会成为世界冠军。在张怡宁的字典里,不参加决赛的那叫坐车,只有自己在决赛当中上场,才是真正的世界冠军。就在这种对世界冠军的期盼当中,张怡宁走到了2000年,那一年,18岁的张怡宁落选了悉尼奥运会。
悉尼奥运会落选以后,自己算了算时间,2004年我22岁,到那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不然就没机会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背上包袱!心思一年比一年重!2002年你看我不是打的挺好吗?釜山亚运会赢了王楠,到2003年那会儿,我实力更是不低于她了。所以,在巴黎世乒赛,我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是有机会不等于赢啊!王楠也一样憋着劲拿冠军呢!谁能坐在那儿等着赢啊?当时媒体的导向,想我赢的多,希望我能赢大姐,超越她!当然媒体都是这样,你看现在,媒体也愿意让李晓霞、郭跃赢我们,这很正常的。
一个人太盼望得到一样东西了,反倒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那段日子我就知道训练了,睡眠特差!中午那一觉对运动员来说不是特关键嘛,我天天睡不着,一到下午看这个球带着金边儿就过来了!就凭晚上睡一觉,天天这样!
我记得那会儿自己天天做梦都梦见乒乓球,一个星期有三天都梦见乒乓球,老是梦见跟人打比赛。做梦赢了吧?觉得自己的好多技术没打出来,不满意!而且又不是拿的世界冠军,不满意!做梦输了的时候,感觉怎么练得这么多东西没用啊?特惋惜!做的梦老是沉浸在那种输和赢的状态当中。
其实我们谁都知道不管输赢总是要看过程,但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很容易陷入到那个漩涡里,这就是一个心理暗示,必须得常年地这么暗示自己。我每天一起床的时候,睁开眼第一句话就是:“张怡宁加油,要相信自己!”我都形成习惯了,睁眼先喊口号!
当时李指给我举了一个例子,1999年荷兰世乒赛的时候,那个时候王励勤技术状态都特别好,媒体就炒王励勤能拿世界冠军什么的,结果王励勤没排除这个干扰,早早就输给法国的埃洛瓦了!李指告诫我千万不要受这个干扰,一定要控制好自己、控制住情绪。我就是害怕像王励勤那样,本来形势挺好,别输给外国人!你说我这情绪得多长时间能够调整过来啊?越心动的时候,越容易往后想结果!我就想着比赛这么关键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包括记者的采访都特别注意,特别低调!
到了巴黎赛场以后,他们帮我看了一下抽签,那次都绝了,我希望遇见的对手一个都没遇上!大比赛一定要有点儿对抗性,可我没有,8进4的时候遇到福原爱,那时候福原爱就是一个幼儿园的,刚出道,也就15岁!球跟现在比差远了!我希望碰的什么李恩实、李佳薇,全都被她赢了!你说什么事儿啊?半决赛还是碰的李菊,我技战术上特别克她,自从我进国家队就没输给过李菊!我一路上4比0,最后进的决赛碰王楠。可是王楠那条线就不一样了,她就磕磕绊绊上来的。你说要选搭档是想选一个饱经风霜、酸甜苦辣都经受过的人?还是想选个一帆风顺、从来都没遇见过挫折的人?你肯定愿意跟第一个吧?
我一路4比0赢的,按说体力不应该那么差,但是我打之前就是太累了!喝水都懒得喝!就说明什么,心理压力太大。李指看我们去了,就是赛前我们都见一面嘛,就是总是叨叨两句吧,他也知道战术上准备得相当细了,就简单概括地说了一点。当天的情况后来《乒乓世界》还写了,他一看我那人,心就凉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平常他跟我说话,我都是坐在那听,但那天我是躺在那儿听!
等到进馆的时候和王楠打决赛,上来我就0比3落后,一点儿都打不通,拿什么战术打我也感觉跟人家对不上点儿,而且人家打得特主动,一直在前边别着我、压着我打!我不管从上面打、从下面打、从短球打、从长球打,都打不通!我捡球的时候感觉自己两条腿怎么这么沉,根本跳不起来!那一次输,是必然的!
打完那场球以后,第二天我跟王楠双打半决赛,对李恩实和石恩美,其实有时也挺逗的,乒乓队就是这么微妙,要搁2001年的那心理状态,第二天我肯定打不了,但那天我一下就转变过来了。我告诉自己,输,已经成了结果,有眼泪也要生生往肚子里咽下去。没打比赛之前我该吃饭吃饭,该准备准备,该跟王楠沟通就跟王楠沟通,人要长大就必须得学着解决困难,有一点儿半点儿逃避心理都不行!那天的双打特别精彩,李指做场外,当时就觉得我长大了!
巴黎世乒赛打完回来,按说世界第二在其他人的眼里已经可以了,也没超出教练想象的范围,第一第二是很难预料的,但是这个比赛对我来说挺伤元气,就是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第二年就奥运会了,怎么才能超越自己?就这种状态打我还是对自己不放心,拿什么来赢金牌?我就想这个,但是只有金牌能够让我高兴!
2003年我过得浑身都不舒服,没有一件事儿让我满意过,后来我又想,就算我拿了这个冠军又能怎么样,又不是奥运会!就一年过得比一年悲,干什么事儿就觉得高兴不起来!当时李指陪着我,他越陪着我,我越觉得对不起他!就连他普通一个感冒我都觉得是因为我自己!我觉得他对我太好了,太不容易了,我什么时候才能给他一个回报呢?越这么想心理压力也大,心理压力越大就越没有开心的事儿。那个时候总悄悄问李指:“你觉得我还行吗?我能拿奥运会冠军吗?”他一点儿都没给我别的想法,直接告诉我:“行!”但他又不是特别正经地那么说,因为他越正经你心里压力就越大,所以我挺感谢李指的。
和张怡宁聊天,三句话不离她的教练李隼,雅典奥运会女单决赛后,张怡宁奔向看台上和李隼拥抱的镜头,相信还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记忆里。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怡宁说:“我感谢我的教练李隼,没有他就没有我!”这句话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其实我觉得也可以这么说,他是我一生的朋友。因为有这种默契是太难得了,像一般人说朋友很多,找一个知心朋友难,有他这么一个朋友顶太多朋友了!他能帮你解决太多的事儿,也能帮你扛太多的事儿,而且见识也多,知识也多,好多事儿你可以问他!就感觉人生当中有这么大的一个靠山,有他在心就定了。
我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女强人,因为我也不是一个女强人!我希望以后能成为一个重视生活的人,要有工作,要有家,有老公,有孩子,这是我的最大的目标。等我打完2008年以后,下一个目标啊就是找一个好点儿的工作,不一定是挣多少钱,当多高的职位,我要成为这么一个完美的女性!
记者手记
关于张怡宁,记者们都有特别多的感受。比如说,她虽然在场上没有表情,但在场下却非常喜欢笑,特别是和李楠在一起,笑点特别特别低!她们俩出现在任何空间,这个空间就会充满了快乐的笑声。我试图问过她们在笑什么,连她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反正看什么都觉得高兴觉得开心!我用什么样的语言也无法表现出她们笑的感染力,这一点让我很痛苦。
张怡宁的另外一面,是一个有礼貌、很教养的女孩子。我第一次采访张怡宁是2004年乒超联赛,再次见到她已经是在广东的某个城市,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天气微凉,看我只穿着一件衬衣,张怡宁关心地说:“穿少了吧?别感冒了!”
在张怡宁参加奥运会倒计时500天的晚会之前,我们体育新闻部的张斌主任曾经问李武军,张怡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武军举了一个例子——
2006年体坛风云人物颁奖,运动员们要和专项记者一起走星光大道,之前武军问张怡宁:“你是愿意我拉着你的手走呢?还是你挽着我走呢?”张怡宁特别大方:“导演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走吧!”
我觉得武军举的这个例子非常贴切,因为这就是张怡宁,一个坦坦荡荡、落落大方的北京女孩儿
奥运冠军的事迹和精神
2021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的事迹(一)
“把过程做好,结果自然不会差。”——杨倩
奥运首金、清华学霸、两摘金牌的中国00后奥运冠军杨倩,是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宝藏女孩。
从11岁到21岁,她在射击的路上走了10年,才站到了奥运会的奖台上。
这10年不可谓不辛苦,小时候因为训练辛苦又枯燥,哭着和母亲说要退出射击队。在家人、学校和教练的劝说下,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清华大学接受采访时,她说:
“比如我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的话,就会主动去要求自己,我今天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不能放弃。”
正是这一股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在射击的路上走了这么久,才造就了今天奥运女神的诞生。
2021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的事迹(二)
“逆风翻盘,我命由我不由天!”——谌利军
在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现场,中国选手谌利军出现失误,落后第一名11公斤,夺冠的希望非常渺茫。
但他却没有认命,最后一把直接加到了187公斤,挺举一次成功,最终实现逆风翻盘,绝杀夺冠。
看着领奖台上意气风发的谌利军,谁又能想到,谌利军的奥运之路,充满坎坷。
特困户家庭、父亲患病早逝、负债累累、身体伤痛不断、五年前里约奥运会无奈弃权退赛等等,这些人生幸福的拦路虎,都让谌利军的人生过得不那么容易。
谌利军说家里虽然困难,但他很快乐能坚持下来,靠自己的双手改善全家的生活。在一抓一举间,越来越向上的不止是生活,还有信念和极限。
2021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的事迹(三)
在近日结束的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上海运动员陈芋汐与来自北京的队友张家齐以绝对优势夺得金牌。曾为陈芋汐进行过伤病诊治的医生叶庭均讲述了金牌背后的故事。
作为医疗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医生叶庭均曾多次为上海市跳水队、花游队队员进行诊疗,陈芋汐也是其中之一。
2018年,在上海一家医院,叶庭均见到了陈芋汐。“她主要的问题是手腕和足踝的伤病,手腕伤病来自长期倒立支撑引发的腕部肌腱劳损,脚趾问题是长期踮脚发力造成的。看到她的情况,我打心眼里感到敬佩,很希望自己能够给她切实的帮助。”
在与陈芋汐的沟通中,叶庭均看出这是一位非常刻苦和要强的运动员。“两处是典型职业伤病,也是运动员日复一日训练的证明。”叶庭均表示,“我们并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运动员停止训练,而是基于陈芋汐的身体情况,为她度身定制了一套方案。”
当时陈芋汐14岁,身体关节处于柔软的状态,运动恢复能力较强。对于手腕上的慢性炎症疾病,叶庭均表示,“完全有机会治愈”。他建议陈芋汐结合更好的力量训练并且调整发力方式,逐步恢复。
对于足踝方面的伤病,“我建议她尝试拇趾支具来改善症状,并在正常行走以及体能训练中,在运动鞋中增加足弓支撑的鞋垫。”叶庭均解释道,“足踝方面的伤病在训练中无法完全避免,根据现实情况,我们选择在平时行走和休息过程中,尽可能进行保护和治疗。”
作为骨科医生,叶庭均和陈芋汐的教练经过长时间探讨,了解了很多跳水运动的特点,也针对性地提供了部分伤病恢复方案及建议。此后不久,陈芋汐入选了国家队。
陈芋汐的父亲陈健曾这样说:“我们知道体育有多么艰苦,也没有刻意培养女儿走上体育路。最终还是她自己选择了这条路,未来也要靠她自己去坚持。”
2021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的事迹(四)
近日,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走红,她说着一口广普可爱呆萌,跳水技术也令人赞叹不已。
而在8月5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上,全红婵以高难度系数、高完成率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与她同场比赛的队友陈芋汐也获得了银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红婵的第二跳和第四跳,其动作无可挑剔,泳池里的水花也几乎看不见,这几跳让赛场所有裁判都给出了满分10分。
据悉,今年才14岁的全红婵,要不是因为奥运会延期一年,都没达到参赛年龄。在奥运会之前,她没参加过一个国际比赛。这次为了迎战奥运,她也把以前的海胆头剪短成了平头。
全红婵2007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一个村子,是这次东京奥运会中国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她家境普通,父母都是农民,7岁时第一次接触跳水,2014年进入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
体校作为全红婵最开始系统训练的地方,泳池设施不算先进,但她非常听教练的话,练习十分刻苦。她的启蒙教练陈华明也在采访中夸赞她是难得的天才。
凭着日复一日的努力,全红婵在2018年从体校走到了省队,在奥运会选拔赛上,又以领先对手28分的优势成为第一。现在她在奥运会赛场上摘得荣誉,但回过头看这条路上并不容易。
全红婵的母亲因出过交通事故,身体不太好,常年需要吃药。
因为妈妈治病要花钱,全红婵就觉得自己应该挣钱,寄回家给妈妈治病。
她也很理解父母的辛劳,把训练中的苦咽到了心里,不敢让亲人知道。爸爸平日需要工作,妈妈也要照料家务事,每当比赛得第一后,全红婵就会打电话报喜。
全红婵身上肩负着担子,又有更大的梦想要去追逐,但她不过还是一个10多岁的小姑娘,所以我们能在一些采访、花絮中,看到了许多她可爱真实的一面。
因为在访问中没听清记者的话,全红婵把性格这个词听成了杏哥,所以现在大家给她取了一个外号“杏哥”。
全红婵还有个外号是“干饭王”,这次奥运会10米跳台预赛一完,她就赶忙换好衣服,跑去找自己队友陈芋汐,跟她说:“走啊回去吃饭”,干饭人实锤了。
全红婵妈妈也讲女儿平时喜欢吃辣条,愿望是开个小卖部,就有吃不完的零食。
年仅14岁的全红婵就拿到了一块奥运金牌,而这只是她辉煌的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她也代表了一种顽强的力量,用实力激励、影响着更多人。
2021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的事迹(五)
2021年8月1日晚,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全球瞩目的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鸣枪,第一次杀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名将苏炳添以9秒98获得第六,书写了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育的崭新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亚洲体育的历史,成为中国第一飞人,亚洲第一飞人。
比赛回顾
在男子100米决赛前,现场上演了灯光秀。全世界都在瞩目新百米飞人的诞生。与其他选手相比,黄种人苏炳添格外醒目。
第一次起跑,英国选手休斯抢跑,被红牌罚下。
比赛再次开始,苏炳添的起跑稍微慢了一些,最终9.98秒完成冲线!夺得男子百米飞人大战第6名,创造了历史!
赛后,苏炳添说:“今天是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今天的成绩应该说没有让大家失望,希望在几天后的接力比赛中继续带来中国速度。”
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奥运冠军夺冠背后有多辛酸?
奥运冠军是全球最具优秀竞技水平的运动员,他们拥有精湛的技能和卓越的运动表现,并且在运动场上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绩。奥运冠军的事迹和精神在人们心目中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代表了人类身体和心灵的极限。
奥运冠军的事迹包括了他们的比赛成绩、经历和竞技经验。他们普遍经历了长达数年的艰苦训练、严格的自我要求和长期的自我牺牲。他们承受着极大的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但他们不断坚持,不懈奋斗,最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奥运冠军的精神,则包括了他们的毅力、坚定和勇气。他们在比赛中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头脑清晰、专注和自信。他们也不怕失败,反而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艺,追求卓越。
总之,奥运冠军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珍贵的,因为他们不仅代表着运动界的极限,更代表着人类身体和心灵的极致。他们的成就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
有人认为她是最幸运的奥运冠军,李坚柔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呢?
奥运冠军夺冠背后辛酸:跳水女皇几近失明,陈若琳五年不吃晚饭!
有句话这么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不是!在体育比赛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运动员们挥洒汗水,为我国挣得了荣誉获得了金牌,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可殊不知如此荣誉的表面,其实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那些运动员们并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快乐乐观,他们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也给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可是为了获得金牌,别毫无办法,所以我们就更应该视他们为骄傲!
其实在体育项目上有很多“非人类”的项目,如中国跳水运动,中国女排,还有举重和乒乓球运动,虽说这些项目的受欢迎程度非常大,有的运动员甚至成了像明星一样知名的人物。可是这些项目也让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受到摧残,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跳水女皇郭晶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仅为我国赢得了许多荣誉,还进军了娱乐圈,可是你们知道吗?郭晶晶因为常年训练跳水,视网膜破裂,进行手术后,视力也只有0.2,中国跳水队素有“梦之队”之称, 但是为了运动员的动作在跳水后准确无误,他们必须时刻睁着眼睛,就算跳入水中也要睁着眼睛,长期以往视网膜受到水的冲击,所以很多跳水运动员的视力都不是很好,有的甚至接近失明。
还记得同样是跳水女皇陈若琳,她获得过奥运冠军五连冠,都知道跳水运动员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身材,不然动作就不能很好的发挥陈若琳为了维持体重在80斤左右,她已经有五年的时间没有吃晚饭了。
再来看看国乒前少帅刘国梁,从小他就开始练习乒乓球在这么多年的练习中,刘国梁也留下了病根,什么颈椎病,骨刺增生,膝关节末端病和颈骺炎都纷纷找上门来,一到阴雨天他就疼的受不了。
还记得之前性格开朗的傅园慧吗,深受人们喜爱的傅园慧,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说出了平常训练时候的艰辛,即使女生在生理期的时候也还得下水训练,一刻也不能停歇,要知道,女生一直在水里泡着,对身体很不好,还容易引起宫寒,有的游泳运动员为了防止在比赛的时候遇到生理期,还要打着止痛针,甚至吃避孕药。
举重运动员也要经常吃激素,女举邹春兰无疑是最让人痛心的,她长期服用合成类固醇类药物,后来男性激素过多医生告诉她,这辈子都做不成母亲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所以这些运动员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是我们的英雄。
有人认为她是最幸运的奥运冠军,李坚柔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冬奥会“白捡”一枚金牌,更有人说她是最失败的运动员,因为他曾遭国家队和省队“退货”,说起短道速滑这个项目,大家最开始想到的肯定是王濛,她的传奇人生,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更是包揽冰场所有金牌,那么还有一位运动员,28岁的她首次登上奥运比赛,身为王濛替补的她直接登顶冠军,从此被称为最幸运的奥运冠军,但她背后的艰辛却无人知晓。
八岁时的她就与滑冰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就喜爱滑冰,随后被父亲送进滑冰培训学校,刚开始只是一个培训课,10岁时进入了市体校,才开始正式接触滑冰,当时的训练条件也非常的艰辛,每一个学员都没有一双符合自己脚大小正好的滑冰鞋,而训练场地在室外,大半夜挺着寒冷的天气,训练到凌晨才结束,因为只有半夜的时候冰才能冻结实,挺着严寒在室外完成冲刺,跟随,超越等动作,每次结束后几乎都冻麻木了,随后进入了省队,虽然在那里成绩不算优秀,但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经历了三年多的刻苦训练,才有机会第一次参加省里的比赛,但她100多名的成绩险些就差把放弃两字写在他的脸上,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但只有李坚柔自己坚持下来了,这足以说明李坚柔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
因为她的坚持让她等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打响了国家队的大门,那时已经22岁的她才迎来自己首枚金牌,在身为短道速滑的杨杨,22岁的时候已经获得13枚金牌,王濛22岁成为冬奥会冠军,周洋22岁也获得了冬奥会冠军,甚至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在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很多运动员都功成名就,而李坚柔才摸到冠军的门槛,2008年,李坚柔入选了国家队,却依然得不到国家队的召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前辈在赛场上发光发热,而自己则是默默等待着机会,在国家队时成绩不理想,再加上高难度的训练更是吃不消,于是被国家队劝退,等很多人都放弃她的时候,就连教练都劝她转行业,只有她自己坚持下来了。
有人认为她是最幸运的奥运冠军,李坚柔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凭借多年的艰苦训练,再次回到国家队,重回国家队的李坚柔慢慢走上正轨,开始在赛场上崭露头角,曾被省队和国家队踢出,她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很多人都说他夺冠是奇迹,但奇迹的另一个名字一定是努力,是她十八年来刻苦艰辛的努力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