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和约_布加勒斯特哪个国家
1.布加勒斯特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2.关于乌克兰加入北约
3.第一次世界大战
4.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局势变化,看“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布加勒斯特位于国境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央地带,坐落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登博维察河穿过市区,向多瑙河流去,把布加勒斯特分为两部分。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东南部,距多瑙河65公里(约40英里)。布加勒斯特地处平原,包括郊区,总占地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约117平方英里)。市区12个湖泊同登博维察河相平行,一个连着一个,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布加勒斯特装扮得分外艳丽。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已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
布加勒斯特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布加勒斯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约为500毫米,比较干燥,一月平均气温0度左右,7月平均气温20度左右,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也多暴雪天气.
安徽省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中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淮河以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0度左右,7月平均27度左右,年降水量700~900毫米,较为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春季降水量较少.南部长江以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4度左右,7月平均气温28度左右,年降水量1600~1900毫米,春季降水量非常大,2~5月常有连阴雨天气,6月梅雨季节,暴雨频繁,7~8月多高温伏旱,秋季较干燥,冬季湿冷.中部江淮之间处于北部和南部的过渡类型.
关于乌克兰加入北约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罗马尼亚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布加勒斯特,在罗马尼亚语中音为“布库尔什蒂”,意为“欢乐之城”(“布库尔”是欢乐的意思)。相传在13世纪,有一个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边远山区赶着羊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因而定居下来。此后,来此定居的人逐渐增多,商业贸易也日益兴隆,这块定居地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如今,在登博维查河畔还兀立着一座以牧羊人名字命名的蘑菇形塔顶的小教堂。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第一大城市。位于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市区面积605平方千米,人口约 219 万。登博维察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几乎相等的两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热,四季分明。14 世纪始建村镇 。 1459 年建要塞。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都城。18世纪为东南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合并,1862年合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成为首都。国家独立后(1878)城市经济大为发展。1921年罗马尼亚***成立大会在此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严重破坏。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学、电子和纺织工业为主,食品工业种类繁多,电力、冶金、服装、制鞋、玻璃、造纸和印刷等工业有较展。工业多分布于市郊。有国家和合作性质的贸易机构约5900个,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枢纽和航空中心,并有油、气运输管道、市内建有地下铁道。全国文化中心,设有10余所高等院校和几十所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图书馆、歌舞剧院、博物馆等。遍布公园、花园和绿地,有花园城之称。市郊还有成片的森林。
地理概述:
布加勒斯特位于国境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央地带,坐落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登博维察河穿过市区,向多瑙河流去,把布加勒斯特分为两部分。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东南部,距多瑙河65公里(约40英里)。布加勒斯特地处平原,包括郊区,总占地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约117平方英里)。市区12个湖泊同登博维察河相平行,一个连着一个,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布加勒斯特装扮得分外艳丽。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已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
环境:
布加勒斯特的美丽环境十分迷人,那街道旁、马路边的菩提树、栗子树浓绿青翠;街心公园里的玫瑰、石竹姹紫嫣红;住宅楼群之间的李子树、樱桃树果实累累;庭院内外的草坪葱葱郁郁……每逢丁香树开花季节,坐在行驶中的汽车里也能闻到阵阵芳香。全市有大小公园50多个,仅市区就有10多个大型公园,另外还有许多喷水池、纪念碑和雕塑像。布加勒斯特市最著名的一座公园名叫海勒斯特勒乌文化休息公园,门口有两个大喷泉,喷出高高的水柱,散落后水珠变成雾状,到盛夏时节,随着微风吹拂,喷水如毛毛细雨洒在人们身上,格外舒适和凉爽。公园里有一个小湖,湖水碧绿清澈,湖畔生长着茂密的垂柳和其他树木。公园里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饭店,并备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用品,因此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历史:
布加勒斯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见诸于历史文献已有500多年。早在1459年罗马尼亚大公国时期,布加勒斯特就是一座要塞。罗马尼亚民族于1477年战胜了土耳其人的侵略,便将登博维察河畔的这个城堡命名为布加勒斯特,即“欢乐之城”。1659年,布加勒斯特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从1862年起成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一名于1459年首见记载。20世纪,当地考古发现有旧石器、青铜器时代和中世纪早期的文物。1459年它成为要塞。1574年已发展成为拥有40座教堂、修道院和大批楼房的城市。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府。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公国合并建立国家──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于1862 年起成为罗马尼亚首都。1878年罗马尼亚独立后,首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布加勒斯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1921年,罗马尼亚***在首都正式成立。1944年8月23日,在罗共领导下,罗马尼亚人民在布加勒斯特打响了反抗德国法西斯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此后,这一天成为罗马尼亚的解放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加勒斯特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城市进行了重建,面貌焕然一新。1948年实施土地国有化后,城建规模壮大,但建筑式样单一。
命名由来:
“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转译过来的,在罗马尼亚语里的发音是“布库雷什蒂”。关于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的来历,有一段别具情趣的传说:那是在700多年前,一位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远方赶着牛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便搭起帐篷定居下来。后来,来到这里的人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座城镇。由于牧羊人布库尔是这座城市的开拓者,为了纪念他,人们便修建了一座布库尔教堂,这个地方被称为“布库雷什蒂”,英语转译成“布加勒斯特”。直到今天,布加勒斯特还有一座名“布库尔”的教堂,人们将这座教堂看作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
著名建筑:
市内建有6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以格·格奥尔基综合技术学院(1819年)和布加勒斯特大学(1864年)最为重要。其他文化设施包括科学院图书馆、国家中央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布加勒斯特城市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博物馆、村庄博物馆以及国家剧院和国家歌剧舞剧院等19座剧场,城市每三年举办一届“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市内有一座消防博物馆,由堡垒式的6层火警瞭望塔改建而成,别具风姿。市内最大的体育场“八月二十三日”体育场可容纳10万人。市内公园和街心花园的总面积达3500公顷。著名的公园包括:有100多年历史、环湖建立的齐什米吉乌公园,有安放着已故国家***陵墓的自由公园,有引种世界各地名花异草的植物园和青年公园等。坐落于湖滨地带的文化休憩公园里,有罗马尼亚和外国的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的胸像,还设有露天剧场、运动场和儿童乐园等。
现有状况:
布加勒斯特现有人口230多万,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是罗马尼亚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200多家现代化工厂。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化工、冶金、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由于布加勒斯特地处战略要冲,历史上一直是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等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的地方。长期的外来统治,使这座欧洲古城长期处于衰败不堪的状况之中。自20世纪中期以来,布加勒斯特城市建设发展很快,现代化的建筑群不断拔地而起。昔日郊区肮脏的“科连蒂纳”,现已变成高楼林立的新市区;过去街道狭窄的“班特里蒙”,已经成为环境优美的住宅区。马格鲁大街、乔治乌·德治路等几条主要街道,行人熙攘,车如流水。联合广场附近的利普茨干街,两侧的各类店铺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店铺规模都不大,但家家商品齐全,琳琅满目。街道两旁的房屋基本上保持着罗马尼亚传统的建筑风格,很多店铺门前挂着富于中世纪风格的铁灯笼。在阿娜·伊佩特斯库大街上,一块用中文和罗文书写的“南京楼”字样的大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这家酒楼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中国式灯笼,墙上挂着中国画,桌上摆着中国式餐具,送给客人品尝的菜肴和点心也都是中国风味,大厅里回荡着优美的中国乐曲。到这里进餐的欧洲人,使用着中国筷子,尽管动作不大灵活,但觉得趣味盎然。每当遇有中国客人来到酒楼进餐,欧洲朋友们总是笑脸相迎,或者报以热烈掌声。
2005年6月21日,布加勒斯特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2008年4月2日至4日,北约在布加勒斯特举行“布加勒斯特峰会”,26个成员国以及20多个伙伴国将派团参加。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北约“扩员”。北约国家***将决定是否邀请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正式加入北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日前于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峰会上,与会各方有着不小的分歧。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关于布什力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想法受阻。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宣布,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暂不加入“成员国行动”。
北约东扩这个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冷战之后,北约的前两轮东扩无疑都带来了东欧甚至整个亚欧地区战略形势的改变。前两轮东扩,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推动的。当前看来,美国将会把东扩的步骤继续下去。而且,其重点仍然是俄罗斯方向。
自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开始规划以东欧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通过对于东欧地区的操控来达到诱使欧洲集团与俄罗斯两败俱伤的目的。从颜色革命到现在支持格乌两国加入“成员国行动”,美国对于格乌两国所执行的战略方针及战略目标明显具备极强的针对性和延续性。正因为这样,布什才会在条件并不显得特别成熟的情况之下仍然力挺格乌两国。
对于北约东扩,俄罗斯一贯的态度就是坚决反对。随着东扩范围向着俄罗斯的边境挺进,也随着俄罗斯国家综合实力的复苏,俄罗斯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反应强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北约东扩的范围涉及到了乌克兰之后,完全触动了俄国人敏感的神经。乌克兰地区作为俄罗斯民族的发祥地,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更加之乌克兰境内生活着几千万俄罗斯的“族人”,更让俄罗斯人无法容忍乌克兰成为北约的势力范围。因此,俄罗斯必然以最为激烈的手段来保卫他们的西面屏障。
安全是双向的,单方面的安全总是不稳定的。北约东扩恰恰是在营造一个单方面的安全环境。东欧地区的这种态势,在上个世纪并不明显,可随着北约东扩的深入,一些成员国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要从欧洲集团的一体化倾向来看。
上个世纪苏联解体之后,其最大的继承国,俄罗斯曾尝试与西方国家接近。那一阶段,中西欧国家也没有继续面临明显的来自俄罗斯方向的军事威胁。可以说,当时是中西欧自冷战开始以来最为安全的一个阶段。然而,美国却敏感地看到,未来的俄罗斯仍然有可能成为其世界战略的重要威胁,华盛顿仍将俄罗斯视为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一个可能与欧洲走到一起的俄罗斯,更是美国所无法容忍的。于是,有了第一轮北约东扩。
前苏联解体初始,世界战略局势并不明朗,俄罗斯的走势也并不像今天回顾历史那样清晰。前苏联对于中西欧国家所带来的历史阴影过于沉重了。因此,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北约成员国也乐于将北约的防线前推到波兰、捷克、匈牙利一线。实际上,从那个时候开始,欧洲集团已经踏入了美国编织的陷阱,且还是一个只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的陷阱。试想,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很难产生敌意。然而一旦因为某个原因互相动过一次手,即便打成平手,敌意业已存在。
试想,连法国和德国都有如此巨大的阴影,导致了战略操作上的失误,那么波兰、捷克和匈牙利这些曾经笼罩在前苏联铁幕之下的国家,那种阴影必然更为强烈。因此,这些北约新成员国对于北约东扩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加上美国的推波助澜,北约的第二轮东扩顺理成章。
于是,越来越多的新成员国(苏联解体之后加入的成员国)带来了俄罗斯越来越大的反弹。反弹越大,继续东扩的诉求也就越大。这种诉求更多来自于新成员国,以德国和法国为首期望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的欧洲核心集团成员却已然发现了情况不对。
东欧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在俄罗斯面前都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即便在俄罗斯最为衰弱的时刻,也没有任何国家敢于轻视他的存在。排除美国因素,则北约应被视为一个区域安全组织。若将区域视为一个系统,则必然滋生的争夺。国家实力体也同样是一种,只不过这个是以国家实体为单位存在。欧盟,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区域系统。
面对俄罗斯的强力反弹,东欧国家进行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当然就是安全保障。可是,要给东欧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几乎就意味着与俄罗斯的针锋相对的军事建设。毕竟,东欧国家所认为的安全威胁原本就来自于俄罗斯。若欧洲主要大国无法提供安全保障,那么美国就是必然的选择。
布什此次力挺乌格两国,甚至放弃了其一贯标榜的道德准则,无视当事国民意的反对和国内局势的动荡。正是因为发现了美国人随着步骤推进而越发明显的战略企图,德国和法国在本次布加勒斯特峰会做出了坚决的回应。
德国和法国都希望成为欧洲集团的中心,更希望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导者。由于局势的明朗,双方都不难发现,北约东扩已经背离了两国的利益。
对于德国来说,他更需要的欧盟东扩而不是北约东扩。欧盟的东扩会使德国作为欧盟地理中心的地位被巩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来看,这样做更容易让他成为欧洲的中心和欧洲一体化的主导者。然而,欧洲一体化的本质目的是以欧洲集团的力量为成员获得更大的利益做出贡献。北约东扩恰恰会让一体化的欧洲无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维护自己的利益。北约东扩给俄罗斯带来的安全威胁会促使俄罗斯做出强硬的反应,德国要几乎维护自身在欧洲集团的主导地位,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方在东欧地区与俄罗斯的斗争上。那么,德国将呈现得到欧洲,失去欧洲未来的尴尬局面。
对于法国来说,北约东扩会使欧洲的战略重心东移。欧盟东扩带来的更多是经济重心的转移。若军事重心也因为与俄罗斯的激烈对抗而转移,则法国在法德轴心中的地位必然下降。因此,美国力推的东扩虽然会给德国带来极大的不便,可同时看来,法国失去得会更多。
至于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由于俄罗斯的国家规模庞大,安全领域上欧洲国家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并没有太大的威胁。可是有了美国因素的加入,威胁系数大大提升。北约作为一个集体安全机制就意味着一旦与美国爆发军事冲突,甚至仅仅与东欧国家爆发军事冲突,就意味着与几乎整个欧洲的军事冲突。很难想像俄罗斯在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北约集团兵临城下之时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世界其它方向。
当前,无论是德国、法国还是俄罗斯,都期望摆脱这种纠缠。世界多极化才是他们的向往,而当前他们期望实现的多极化的最大敌人就是美国。美国的独霸战略侵蚀着三方的利益空间。俄罗斯能够接受一个经济上带来利益,军事上不伴随美国威胁的欧盟。而德国和法国也希望一个可以合作的俄罗斯出现在自己的东面。与资金的交换才能给欧洲集团与俄罗斯带来最大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法德在欧洲主导权问题上的争夺,才给了美国很多机会,逐渐实现其在东欧的战略布局。如果法德两国无法在欧洲主导权的问题上实现妥协,则他们也很难以合力脱离美国的现有框架布局。
联合抵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两国加入北约只是一个暂时性步骤,或者说是治标不治本。真正要彻底打破美国当前推动欧俄东欧对抗的大战略,只有一个手段——促使北约解体。
冷战结束之初,其实是促使北约解体的最好时机。只是当时未明的战略形势,使得欧洲集团错过了摆脱美国的一个重要机会。欧洲集团的失误是美国的战略机遇,而美国恰恰把握住了这样一个机遇。这与美国充分的战略准备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当年美国的战略眼光是要高于欧洲集团的。
北约最初的历史使命,早在上个世纪冷战结束就走到了终点。欧洲并没有继续面对着类似上个世纪的军事威胁。今天的北约,已经成为美国实现其对欧战略的重要工具。要想摆脱北约,法国和德国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建立可以替代北约的安全机制。剔除了美国之后的集体安全体系,就少了对于俄罗斯的进攻性敌意,与俄罗斯之间存在更大的缓和甚至是合作的空间。
法国和德国正在尝试这样做。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就是努力的集中体现。可是,当前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规模和整合性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尽管这样,美国对于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建立还是相当忌惮,并多方阻挠。由此可见,德国和法国应该主导欧洲集团克服困难,尽快建立有足够规模和实际战斗力的快速反应部队。一旦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能够给东欧国家提供足够的屏蔽俄罗斯军事影响力的帮助,那么东欧国家未必愿意舍近求远来为美国承担来自俄罗斯的军事风险。毕竟,东欧国家从安全角度上来说对于欧洲集团的意义更大,而脱离美国真正融入到欧洲集团的体系中也会极大减少来自俄罗斯的敌意。
欧洲自身武装力量的整合和建设也只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必要条件。北约是一个国际关系的框架组织,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要真正毁灭这个组织,还要从国际关系的运作上入手。
前面分析了,单独来看,北约的存在已经不符合法国和德国的利益了。那么北约为什么依然存在,并且继续扩大?就因为德法两国与美国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同时还有很多成员国,特别是东欧成员国需要北约这个机制存在,以保障他们的国家安全。即便德国和法国也无法忽视这些国家对于未来他们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意义。德国和法国虽然看懂了北约当前所发挥的作用,却不愿意以过分明显的步骤主动推动北约的解体。那样会得罪美国的,也会得罪东欧诸国。想必推动北约解体给他们与美国间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比反对伊拉克战争来得大。因此,德国和法国也只是通过反对乌克兰与格鲁吉亚加入“成员国行动”来控制不良影响的继续扩大。
既然自己没有办法达到目的,当然只有靠借力来达到目的。这个力,就是俄罗斯。所谓物极必反。既然当前北约东扩哲这个进程似乎难以逆转,俄罗斯何不驾轻就熟地玩军事恐吓。正逢世界能源价格高涨,俄罗斯有着大把的石油美元。这是支撑俄罗斯军事力量大复苏的物质基础。俄罗斯完全有能力让东欧的一些北约前沿国家感觉到,加入北约,让他们更不安全的。德国和法国却很简单,只要能够超然事外,则可以置美国人于两难之中。只要整个北约现有框架内的国家中绝大部分感觉到北约的存在已经无法满足,甚至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了,那么北约也就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并非希望以自己的力量来和俄罗斯僵持。华盛顿的真实目的无非期望以欧洲集团的力量来和俄罗斯互相消耗,以最大程度削弱自己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若法德能够一致地置身事外,则美国不得不面对要么安全保证落空,要么自己投入力量在东欧地区与俄罗斯消耗的局面。相信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都会让美国人非常尴尬。
若美国人放弃其安全保证,则北约存在的意义及东欧新成员加入北约的必要性都值得怀疑。北约就会像当年发挥不了作用的国联一样走入穷途末路。若美国人选择与俄罗斯互相消耗,则会导致美国世界战略体系中更多的漏洞出现,对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是个不小的威胁。寻求独霸的战略体系一旦被打破,美国将更多地求助于欧洲伙伴。到了那个时候,北约或不存在,或改头换面,总会更符合欧洲的利益。即便名字不变,欧洲却会在其中拥有更多的主导权以服务自身的战略利益,并决定北约的未来走向。
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一点不简单。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欧洲集团如何信任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仅仅是针对美国在东欧地区的存在,从而保持克制。更为现实的是,怎样才能构架一个与俄罗斯形成某种平衡的东欧局势。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便失去了美国这支背后黑手的操纵,欧洲集团和俄罗斯仍然将有大量的精力被消耗在东欧方向的争夺上。毕竟,国际政治就是欺诈与妥协的游戏,真正的互相是建立在均势制衡体系之下的。
让笔者感到隐隐担忧的是,德国和法国之间关于欧洲主导权的争夺始终是一个隐患。一旦打不开局面,德国和法国就可能分道扬镳,退而求其次地放弃欧洲的未来而只考虑欧洲的中心。而无论少了法国还是少了德国,欧洲集团都难以真正构建一个东欧与俄罗斯的均势制衡局势。更为让人担心的是,法德之间的裂痕可能导致一个跨越亚欧大陆的连环套。法国人若感觉到力不从心,自然会寻找自己的盟友。历史上法国的天然盟友是俄罗斯,因为他们的共同对手是德国,那么德国的天然盟友呢?谁会帮助德国牵制俄罗斯呢?恐怕最终,东方大陆的中国也难以超脱物外。亚欧大陆西部均势的崩溃同样会带来对对方的联动效应。想必,我国也不愿意看到俄罗斯有更多精力放在中亚,甚至是远东地区。
在形容中法关系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相距遥远,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等说法。可是,也恰恰是相距遥远,导致了中法之间缺少牢固的共同利益。两国有着相似政治理念却缺乏共同利益的纽带,并因此导致了双方关系的起伏。一方面,法国是首先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另一方面,法国却又是和中国关系波动最大的国家欧洲国家之一,先有售台武器的举动,后有奥运政治化的言论。可见,仅靠贸易关系远不如国家安全层面的地缘政治联系来得密切和稳固。
如果亚欧大陆的主要强者都卷入了对抗甚至冲突之中,那么美国实现其独霸梦想的难度将小上很多。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北约不散,多极不现。一个已经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北约应该走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局势变化,看“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编辑本段]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争取海外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
这次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被称为萨拉热窝,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的资产阶级,建立了苏维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美国崛起;中欧出现第二帝国;远东日本帝国的兴起;英法德三个海外帝国的扩张(从一八七〇年到这个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土地四百七十五万四千平方英里,法国三百五十八万三千五百八十平方英里,德国一百零二万六千二百二十平方英里,比利时四十四万七千平方英里、而美国则吞食了残余的旧西班牙帝国)和南非黄金的大量涌出(从一八五〇到一八五三,世界黄金年产量从一百八十一万九千六百盎司,增到六百三十五万零一百零八盎司,以后一直稳定到一八九二年,然后在一九〇八年又迅速增加到二千一百五十二万九千三百盎司),使世界进入了战乱时代。德法英俄之间的合纵连横使世界性的冲突迫在眉睫了。
和历史惯例一样,冲突的近因通常都可以从上次战争(一八七〇——一八七一年)的结果中去搜寻。从普法战争结束直到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一八九〇年)为止,他的政策都是稳定和确保德国已经赢得的和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方面设法孤立法国,另一方面则设法维持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他与奥匈帝国缔结了防御条约,就是所谓“两国同盟”。两年后法国占领突尼斯,又使俾斯麦获得了耍弄外交手段的机会。这一次的兼并使意大利大感不满,于是加入了两国同盟,而使其变成了“三国同盟”。这样的情形一直保持到一八八八年六月十五日,在这一天,霍亨索伦王室的威廉二世(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年)成为德国皇帝。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由于他的父亲腓特烈二世逝世,使他有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1914年7月28日,随着奥匈帝国对塞维利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后英国、法国、沙俄、德意志、奥斯曼、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卷入战争。众所周知,“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那么“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拿破仑战争”以后,欧洲大陆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原因便在于此后欧洲大陆始终维持着巧妙的战略平衡。当时,欧洲大陆主要存在着四个强大的国家,即大英帝国、法国、沙俄和奥匈帝国,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国家的焦点都不在欧洲大陆。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 因其远处英伦三岛,因而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上,这才是维持其称霸世界的基础,对于在欧洲大陆称霸其实并不感兴趣。不过,英国的战略就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平衡,使欧洲各国相互牵制,从而维持自己欧洲仲裁者身份的地位。
对于法国来说, 其一直以欧洲大陆的霸主自居,同为欧洲老牌强国,其一直在与英国竞争海外殖民地,但由于拿破仑战争中损失惨重,再加上英国庞大的海军力量,导致其已经无力再与英国正面竞争,因此战略重心开始重新调整回欧洲大陆,意图重建在欧洲的领先地位。
对于沙俄来说, 虽说其国土面积辽阔又人口众多(相对于欧洲国家而言),但由于发展较晚,海军实力也相对较弱,已经无力在海外与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再加上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英法联军的当头一棒,也就此收起了在欧洲称霸的野心。之后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在亚洲和中亚地区扩张,对欧洲事务不再那么热心。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 由于其国内较为复杂,各个民族之间矛盾重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维护内部统治,因而对于外部事务涉及相对较少,与其他国家并没有什么尖锐的矛盾。
如上,在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前期,欧洲大陆的整体局势相对较为平稳,各国之间虽然因为利益时常有摩擦乃至战争发生,但由于各国各怀心思,尚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战争。
在欧洲各国相安无事了一百多年间,欧洲的局势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关键点,便是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以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其中尤以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带来的影响最为关键。
1、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俄奥矛盾开始出现。 由于内部变革的滞后以及外部与沙俄等国的矛盾,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时,相较于其他欧洲列强,奥斯曼帝国已经急速衰弱。尤其是意大利王国统一之后,也开始对外实行扩张,之后爆发“意土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意大利夺取了北非的殖民地。
奥斯曼帝国在“意土战争”中的失败,结果让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看到了推翻奥斯曼统治的希望,于是在1912年便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在欧洲列强的插手下,奥斯曼帝国最终被迫从巴尔干半岛撤军。然而, 奥斯曼帝国撤离之后,奥匈帝国和沙俄却又看上了巴尔干地区,双方开始因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开始产生矛盾。
2、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德法矛盾持续尖锐。 原来的德意志地区,名义上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分散着上百个小邦国。直到拿破仑称雄欧洲时,将除普鲁士和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地区整合成莱茵同盟,这才刺激了德意志地区民族主义的产生,之后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统一,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超越英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国。
更为要命的是,德意志在崛起的过程中,与法国打了一场普法战争,不仅导致法国丢掉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更直接导致法国丢掉了欧洲霸主地位,德法之间关系迅速恶化。与此同时,英国虽然乐于看到德国和法国的相互制衡,但沙俄对于身边出现的这个强国却很不满,尤其是德意志和奥匈帝国亲密的关系,这导致沙俄开始与英法两国逐渐靠近。
如上,奥斯曼帝国的衰退和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很快便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平衡关系,导致各大国之间矛盾持续加剧,这为之后引爆“一战”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德意志帝国崛起虽然迅速,但由于其夹在法国和沙俄两大强国之间,战略形势其实并不乐观,俾斯麦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的对外策略是打压法国,然后通过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防止法俄结盟,并与英国、奥匈签订《地中海协定》,从而避免德国陷入外交孤立,这才为德国争取到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可惜德意志的好日子很快便到头了,威廉一世最终于1888年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在位不足一百天也英年早逝,威廉二世继承了大位,结果这位上台不久便把俾斯麦给罢免了。之后,威廉二世开始走上了与俾斯麦截然相反的外交策略,迅速加剧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威廉二世掌握大权后,先是轻率撕毁了与沙俄的盟约,结果导致法俄两国越走越近,法俄同盟很快建立。之后,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又试图挑战英国的海洋霸权,开始极力扩建德国海军,结果这引起了英国的警惕,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迅速恶化。
眼看自己把欧洲小伙伴得罪完了,威廉二世回头一看,奥匈帝国似乎与自己关系还不错,于是两个小伙伴便也结成同盟,之后意大利由于在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也被拉进了同盟,三方最终于 1882年结成了三国同盟。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三国同盟”,法国和俄国先是在1892年达成了军事协定,之后由于英德矛盾日益尖锐,英国开始调整和法国、沙俄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三国协约也就此建立。
至此,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就此形成,双方开始疯狂扩军备战。此时的欧洲就像是一个火药桶,只要一丁点的火星,便能迅速引发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当奥斯曼帝国的势力退出巴尔干半岛以后,奥匈帝国的势力便开始向巴尔干半岛渗透,他先是帮助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独立,之后又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与此同时,沙俄由于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向东扩张势头有所衰减,也开始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将触角伸到了巴尔干半岛南方。
作为巴尔干半岛的原住民,塞尔维亚虽然刚刚独立出来,但其野心却是不小,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南斯拉夫人的统一民族国家的塞尔维亚,由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塞尔维亚很快便与其爆发了矛盾,而沙俄这时也将手伸向了巴尔干半岛,开始对塞尔维亚予以支持。
1908年,奥匈帝国强行吞并波斯尼亚,引发塞尔维亚的强烈不满,导致塞尔维亚国内反奥情绪日益高涨。之后,1913年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支持的保加利亚,最终败给了塞维利亚、希腊、罗马尼亚和黑山,被迫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
1914年5月,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决定在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而其选定的6月28日恰好是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纪念日,这显然是对塞尔维亚的极大挑衅,彻底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黑手社”和“青年波斯尼亚”于是针对性的拟定了行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于7月24对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因塞尔维亚并未接受全部条件,奥匈帝国最终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引燃。
奥塞战争爆发后,俄法两国在英国支持下,立即进行战争动员,德国要求两国立即停止这一行动,但遭到断然拒绝,德国于是在7月31日向沙俄宣战,8月3日向法国宣战。英国开始进行战争动员。8月4日德国公然侵入比利时,英国随即向德国宣战。8月5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至此,欧洲两大军事集团除意大利以外全部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除了欧洲列强之外,日本于8月23日以“英日同盟”为由对德宣战,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10月29日加入同盟国阵营,比较奇葩的是原属同盟国阵营的意大利竟然在关键时刻倒戈,于1915年4月加入了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此外,美国、中国和列强的殖民地也先后卷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