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马拉松赛,阿姆斯特朗 马拉松
1.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第一个跑下马拉松的人名
3.马拉松具体有多长?
马拉松全程42公里零195米,一次性完成,中途不休息。
马拉松比赛没有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原因就是比赛外界因素太多,天气,路况、上坡、下坡等等,所以不设世界纪录,只承认最好成绩。
目前世界最好成绩是2013年9月29日,柏林马拉松赛,肯尼亚选手威尔逊-基普桑创造的2小时03分23秒
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2秒 托马斯·伯克 美国 1896 雅典,希腊
11秒 弗朗西斯·贾维斯 美国 1900 巴黎,法国
11秒 阿奇·哈恩 美国 1904 圣路易,美国
10秒8 雷金纳德·沃克 南非 1908 伦敦,英国
10秒8 拉尔夫·克雷格 美国 1912 斯德哥尔摩,瑞典
10秒8 查里斯·帕多克 美国 1920 安特卫普,比利时
10秒6 哈罗德·亚伯拉罕斯 英国 1924 巴黎,法国
10秒8 珀西·威廉斯 加拿大 1928 阿姆斯特丹,荷兰
10秒3 埃迪·托兰 美国 1932 洛杉矶,美国
10秒3 杰西·欧文斯 美国 1936 柏林,德国
10秒3 哈里森·迪拉德 美国 1948 伦敦,英国
10秒4 林迪·雷米吉诺 美国 1952 赫尔辛基,芬兰
10秒5 博比·莫罗 美国 1956 墨尔本,澳大利亚
10秒2 阿明·哈里 德国 1960 罗马,意大利
10秒0 鲍勃·海斯 美国 1964 东京,日本
9秒95 吉姆·海因斯 美国 1968 墨西哥城,墨西哥
10秒14 瓦莱利·鲍尔佐夫 前苏联 1972 慕尼黑,西德
10秒06 哈塞利·克劳福德 特里尼达和多巴哥 1976 蒙特利尔,加拿大
10秒25 阿伦·韦尔斯 英国 1980 莫斯科,苏联
9秒99 卡尔·刘易斯 美国 1984 洛杉矶,美国
9秒92 卡尔·刘易斯 美国 1988 汉城,韩国
9秒96 林福德·克里斯蒂 英国 1992 巴塞罗那,西班牙
9秒84 多诺万·贝利 加拿大 1996 亚特兰大,美国
9秒87 莫里斯·格林 美国 2000 悉尼,澳大利亚
9秒85 贾斯汀·加特林 美国 2004 雅典,希腊
这是100米的,
第一个跑下马拉松的人名
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
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会议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并决定在希腊举行,原拟在古奥运会旧址奥林匹亚举行,因该地已是一片废墟,修建工程浩大,后将会址改在雅典。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13个国家的311名男运动员。其中有230位是希腊人,外国选手多是自己报名参加。比赛项目为9个大项45个小项。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有8万名观众,这个数字直到1932年奥运会才被突破。发奖仪式在闭幕当天进行。从本届起规定,授奖时升获奖运动员所属国家的国旗和演奏该国国歌。 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发行了纪念邮票。
中国清政府曾接到国际奥委会的邀请,但未派人参加。为了纪念公元前490年雅典军队于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侵略军和把胜利消息迅速传到雅典而壮烈牺牲的菲迪皮德,曾采纳了法国语言学家布雷亚将马拉松跑列入比赛的建议。在本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男子马拉松比赛中,希腊牧羊人路易坦丁不负众望,当他率先跑进体育场时,希腊王储康斯坦丁从看台上冲下来伴随他跑完最后一圈。
马拉松具体有多长?
历史起源[编辑]
马拉松运动和传奇是分不开的,同时马拉松的历史也是有争论的[2][3]。
前490年,希腊联军在马拉松战役中击败入侵的波斯军队,取得希波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传说希腊士兵费迪皮迪兹(希腊语:Φειδιππ?δη?)带伤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宣布胜利,之后力竭而死[4][5]。然而,根据在马拉松战役当年出生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录,开站前夕雅典传令兵费迪皮迪兹曾在2天内从雅典跑到到斯巴达,请求斯巴达的援助,在得知斯巴达要求推迟一日出兵后,又跑回雅典,从雅典跑到斯巴达[6]路程约240公里左右,被称为斯巴达斯松(Spartathlon)的超级马拉松比赛就是起源于此[7]。
马拉松的传说首次被记载于公元1世纪时普鲁塔克的杂文On the Glory of Athens,他引用了赫拉克利德斯(希腊语:?ρακλε?δη Ποντικ?)失传的作品,给那名传信的士兵取名为Thersipus of Erchius或 Eucles。[8]
奥运会马拉松[编辑]
1908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
在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设立马拉松比赛的想法,来自于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布莱尔(法语:Michel Bréal)。这个想法得到了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的大力支持。希腊人斯皮里东·路易斯(Σπυρ?δων "Σπ?ρο?" Λο?η?)以2小时58分50秒赢得了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9]
女子马拉松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是在洛杉矶的1984年夏季奥运会。美国的琼·本诺伊特(Joan Benoit)赢得了比赛,成为现代奥运会中第一个女子马拉松冠军。她的时间是2小时24分52秒。[10]
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把男子马拉松比赛放在最后进行就成为了一项传统,而且终点都设在主体育场内。
2004年夏季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重新还原了第一届奥运会的路线,从马拉松镇到雅典,终点在帕纳辛奈科体育场(Παναθηνα?κ? στ?διο),并把颁奖仪式安排在闭幕式上举行。[11]
男子马拉松纪录是2小时02分57秒。由肯尼亚选手丹尼斯·金梅托(Dennis Kipruto Kimetto)在2014年柏林马拉松上创造。
在最初4届奥运会的马拉松赛比赛当中,其距离都是由组织者随意制定的。1896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距离不足40公里;1900年巴黎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0公里;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1公里。直到1908年伦敦奥运会,这届马拉松的起点设在温莎城堡,终点设在白城(White City)运动场内。赛道全长42.195公里,此后的奥运马拉松赛事均以此长度为标准。
赛制[编辑]
年份
距离
(公里)
距离
(英里)
1896 40 24.85
1900 40.26 25.02
1904 40 24.85
1906 41.86 26.01
1908 42.195 26.22
1912 40.2 24.98
1920 42.75 26.56
1924 以后 42.195 26.22
马拉松比赛的标准长度由国际田联在1921年正式确立,为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码[1]。
1980年代后,半程马拉松(21公里)在民间兴起。
由于马拉松比赛在公路上进行,赛道情况不同,因而有很长的一段时期没有设立“世界记录”,而只有“世界最佳成绩”(或“最佳时间”)作为跑手的成绩纪录。直到2004年,国际田联正式采用马拉松世界纪录,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
2013年9月29日进行的柏林马拉松赛事中,肯尼亚选手威尔森·克伊普卫冕成功,并且将世界纪录推进至2:03:23,成为新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英国选手拉德克里夫(Paula Radcliffe)被正式认定为女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成绩为2小时15分25秒。
世界前十排名[编辑]
男子
成绩
姓名
国籍
时间
地点
2:03:23 威尔森·克伊普 (Wilson Kipsang Kiprotich) 肯亚 2013.09.29 柏林
2:03:38 帕特里克-马考 (Patrick Makau) 肯亚 2011.09.25 柏林
2:03:59 格布雷西拉西耶 (Haile Gebrselassie) 埃塞俄比亚 2008.09.28 柏林
2:04:27 Duncan Kibet 肯亚 2009.04.05 鹿特丹
2:04:27 James Kwambai 肯亚 2009.04.05 鹿特丹
2:04:55 Paul Tergat 肯亚 2003.09.28 柏林
2:04:56 Sammy Korir 肯亚 2003.09.28 柏林
2:05:15 Martin Lel 肯亚 2008.04.13 伦敦
2:05:24 Samuel Wanjiru(萨缪尔-瓦尼鲁) 肯亚 2008.04.13 伦敦
2:05:30 Abderrahim Goumri 摩洛哥 2008.04.13 伦敦
女子
成绩
姓名
国籍
时间
地点
2:15:25 Paula Radcliffe(拉德克里夫) 英国 2003.04.13 伦敦
2:18:47 Catherine Ndereba 肯亚 2001.10.07 芝加哥
2:19:12 野口水木(Mizuki Noguchi) 日本 2005.09.25 柏林
2:19:19 Irina Mikitenko 德国 2008.09.28 柏林
2:19:36 Deena Kastor(迪娜-卡斯托尔) 美国 2006.04.23 伦敦
2:19:39 孙英杰 中国 2003.10.19 北京
2:19:41 渋井阳子(Yoko Shibui) 日本 2004.09.26 柏林
2:19:46 高桥尚子 (Naoko Takahashi) 日本 2001.09.30 柏林
2:19:51 周春秀 中国 2006.03.12 首尔
2:20:42 Berhane Adere 埃塞俄比亚 2006.10.22 芝加哥
技巧和策略[编辑]
计时芯片
马拉松比赛更多的强调重在参与。大多数参赛者关注的是其个人纪录(俗称PR)和在年龄组里的名次,还有一些人的目标只为了完成比赛。
马拉松赛跑的战术包括全程跑和走-跑战术[12],还有一种介于中间的方法是从一个供水站跑到另一个供水站,在饮水区则步行,以确保把水喝完而不会洒掉。2007年美国的马拉松平均完成时间为:男子4小时29分52秒,女子4小时59分28秒。[13]
变速跑战术是一种较为另类跑法,这种战术不是为了创造个人最佳纪录,而是一种扰乱对手、消耗对手体力的手段。
参赛者们的另一个目的是跑进一定的时间段。例如第一次参赛者往往试图跑进4小时范围内,竞技运动员则可能尝试在3小时内跑完[14]。其它的参照标准可以是重大赛事的参赛资格时间:波士顿马拉松是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要求有认证的资格时间方可参加比赛;波士顿马拉松18-34岁年龄组规定的资格时间为男子3小时05分,女子3小时35分;即最近一年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次波士顿马拉松组委会认可的赛事,才能获得参赛资格[15]。纽约马拉松规定的资格时间比波士顿的还要短10分钟[16]。这两个赛事规定时间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限制人数和保证足够的场地,大多数的比赛并不要求资格时间。
训练[编辑]
很多教练认为马拉松训练的重点是长距离跑[17]。业余选手通常会在每周最长的一次训练中跑20英里(32公里),每周总里程数达到40英里(64公里)。里程数是从少到多慢慢增加的,这也是量力而为的,有经验的跑手可能会跑更多。大量的长跑训练能够获得良好的耐力和比赛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运动伤害的风险[18]。职业运动员的每周训练里程数超过100英里(160公里)[19]。
很多马拉松训练计划至少持续五个月,开始逐渐增加训练量(每两周),最后到比赛前的1-3周为休整期,为恢复充分的体力而减量。对于只希望能完成比赛的新手,建议训练时间为每周4天,最少持续4个月[20]。很多教练建议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数不要超过10%[21],他们也建议在开始马拉松专项训练前有过6周以上的跑步经验,以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
速度训练属于专项训练,能使跑步者适应比赛时的配速,以自己的目标时间完成比赛。常见的训练法有:法特莱克跑(Fartlek,又称“变速跑”)、间歇跑、山坡跑,和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训练(或称“无氧训练”)等等。[22]
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速度,核心力量的训练(Core Training)是最重要的部分,强壮的核心能够有效预防受伤[23]。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核心主要是躯干,臀部和腰腹部。[24]
交叉训练(Cross-training)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种积极的恢复法或辅助训练法,即通过参加其它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自行车、登山等),减少重复跑步的乏味感,并锻炼不同肌群。[25]
过度训练是指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无法从紧张训练中恢复的结果。过量的训练会导致适得其反,而且受伤的可能性会更高。[26]
赛前准备[编辑]
在赛前的2-3周,跑手们通常会把每周的训练量减少到比以前的要少50%-75%,并且至少完全休息几天,让身体从高强度训练中恢复。长距离跑应在比赛前两周停止。 [27]
很多跑手在赛前几天会进行能量储备(Carbohydrate loading),即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让体内贮存更多的糖原。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面条、米饭、烤马铃薯、蔬菜和水果等。赛前两天碳水化合物的比重甚至可以增加到进食总量的70%-90%[28];同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防止身体脱水 [29][30]。
心脏风险[编辑]
一份199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31],在一个马拉松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发生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几率大约为1/50,000[32];这被研究者们认为是非常小的概率。根据这项结果,报告还表示,为参加马拉松比赛而做心脏检查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这个研究报告并没有评估马拉松对心脏健康的总体影响。
2006年,在一次对60名业余马拉松参与者的研究中,测验了跑完马拉松后他们体内的一些肌钙蛋白(能检验出心脏损伤或心脏系统紊乱),并且在赛前和赛后都为他们做了超声波扫描。结果显示:在这60人的测试样本里面,赛前每周跑步少于35英里(约56公里)的,很有可能存在心脏损伤或心脏系统紊乱;然而每周跑步多于45英里(约72公里)的,却很少或者没有检测出心脏问题。[33]
需要强调的是:“经常性的跑步对健康非常有益”,包括能降低50%的心肌梗死风险[34]。此外,这些研究只涉及到了马拉松,和其他形式的跑步无关。而马拉松被认为是一项对耐力的考验,它对心脏的压力比其它更短的跑步活动要大,所以这可能是对那些研究结果的解释。还有一项研究调查了在锻炼时发生心肌梗死的个体,指出长期缺乏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发生心肌梗死的机率比经常锻炼的人要高50倍[35]。
2007年,28岁的马拉松名将瑞安·谢伊(Ryan Shay),在早前的美国奥运选拔赛中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36]。他的死被报告为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心脏异常,或心脏结构上的缺陷引起的[37][38]。
超级马拉松[编辑]
主条目:超级马拉松
超级马拉松(Ultramarathon),简称“超马”,是距离超过42公里的长跑比赛或者是耐力赛。超级马拉松自1980年代兴起,知名赛事如1983年起的斯巴达超马(Spartathlon)、撒哈拉超马(Marathon des Sables)均已有30多年历史。
2006年8月19日,来自美国的世界超级马拉松之王——迪安·卡纳泽斯(Dean Karnazes)为了挑战体能极限,在连续50天内,每天跑一次约40公里长的马拉松,完成路程共计超过2000公里。
2006年9月6日,法国马拉松选手赛兹·吉拉尔(Serge Girard)以连续276天由巴黎跑至东京,完成1.9万公里路程,打破不停站马拉松纪录,成为史上首名跑越5个洲的人。
2009年4月19日至2009年6月21日,第二届穿越欧洲超马赛(Trans Europe Foot Race,全长约4700公里) 台湾选手陈锦辉完赛成绩是545:15:16 Hours,总排名23名,总平均时速是8.23Km,成为第一个穿越欧洲超马赛成功的亚洲人。
超级马拉松唯一的瓶颈,就是选手体能,选手必须维持在一定状态,因为当时间越久,体力会渐渐流失,唯一完成比赛的力量就是意志力,所以比赛资格都会要求必须是国际赛经验丰富的选手才能参与,以免发生意外。
各大赛事[编辑]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800个马拉松比赛,六个最大的赛事分别是: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伦敦马拉松、柏林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这六个赛事组成了一年两次的世界马拉松系列赛(World Marathon Majors)。每年系列赛总排名第一的男女运动员将各获得50万美元的奖金[39]。
国际田联黄金级马拉松比赛[编辑]
按照国际田联的划分,将重要的马拉松赛事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其中19个被归为黄金级,世界马拉松系列赛的六个也包括在内。
柏林马拉松
波士顿马拉松[40]
伦敦马拉松
纽约马拉松
巴黎马拉松[41]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42]
芝加哥马拉松
法兰克福马拉松
福冈马拉松
琵琶湖马拉松
渣打孟买马拉松
布拉格马拉松
罗马马拉松
首尔马拉松
新加坡马拉松
东京马拉松
上海国际马拉松[43]
厦门国际马拉松[44]
东吴国际超级马拉松
其他马拉松比赛[编辑]
ING国际马拉松系列[45]
ING纽约马拉松
ING迈阿密马拉松
ING阿姆斯特丹马拉松
ING台北国际马拉松(2009年起不再属于ING系列)[46]
中国大陆赛事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47]
厦门国际马拉松[48]
上海国际马拉松[49]
西藏半程马拉松[50]
大连国际马拉松[51]
杭州国际马拉松[52]
广州国际马拉松[53]
珠海半程马拉松[54]
深圳国际马拉松[55]
渣打马拉松
香港国际马拉松[56]
马拉松原是希腊的一个地名,现在早已演变成为田径比赛的一个项目名称。
自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以来,马拉松一直是奥运会的田径比赛项目。
马拉松是超长度的耐力越野赛跑,它的长度究竟是多少呢?
可能你记不得了。来,看看这2枚邮票,你就知道记住了。
1894年国际奥委会决定第一届雅典奥运会设立马拉松项目,全长42公里。1896年比赛时,从马拉松镇跑道雅典主会场,实际40公里。2004年瑞士邮政为国际奥委会发行1枚《马拉松》公事邮票(图1),票图就是希腊选手斯皮里敦·路易斯第一个冲进主会场的全场欢呼的场景,他夺得一块东道国最想赢得、最有象征性意义的奖牌,因为这是希腊在田径比赛项目中惟一的冠军,白色的40就是指当时马拉松赛跑的长度40公里。
图2
此后几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所定长度各不相同,1908年伦敦第4届奥运会为42.195公里。直至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最终确定42.195公里为马拉松标准距离,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起,至今一直按照此标准距离设置马拉松比赛。1996年墨西哥发行1枚第14届国际城市马拉松比赛邮票(图2),图案中绿色椭圆形上的黑字"42,195"米,即是现在马拉松的标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