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希塔良续约-姆希塔良过去在德甲也许是MVP
1.如何评价多特蒙德球员姆希塔良?
2.怎么很久没有看见曼联队的姆西塔良了
3.穆里尼奥在曼联的得失:成功的防守策略及混乱的更衣室管理
4.16岁创德甲纪录无人能破,22岁彻底梦碎皇马,29岁以英雄离开多特
5.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德甲配合和战术水平高
6.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如何评价多特蒙德球员姆希塔良?
特别的坚强,2014年的夏天,那么多人都在说你会在巴西闪光,但是那一铲让你和你的梦想都倒在了地上。马拉卡纳,你曾经最亲密的战友举着你的21号捧起了大力神杯,而你却在世界的另一头默默地和伤病作斗争。
怎么很久没有看见曼联队的姆西塔良了
姆希塔良打不上比赛,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自身伤病。在曼市德比表现糟糕之后,国际比赛周姆希塔良遭遇重伤,之后恢复得很慢。
2、曼联战绩。季前赛上,姆希塔良踢10号位很出色,英超开赛后表现一般,在曼联魔鬼赛程战绩不稳的情况下,无法满足这位德甲MVP的试阵需求。鲁尼都捞不着上场啊!
3、球队纪律。姆希塔良在训练和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抱怨,在穆里尼奥铁血治军的纪律要求下,姆希塔良做法不合时宜,得不到机会也是正常。目前来看,球队地位都快跟小猪一个档次了。
无论怎么说,姆希塔良有实力,球队仍然需要他,希望这位强援发挥出自身价值,帮球队走出低谷!
穆里尼奥在曼联的得失:成功的防守策略及混乱的更衣室管理
穆里尼奥显然是心高气傲的,喜欢直面挑战的他从切尔西喊出“我是特殊的一个”时,就注定职业生涯漂泊无依,穆里尼奥自己也曾经坦言,希望在各大联赛进行挑战。所以在波尔图功成名就之后选择切尔西挑战曼联王朝、在国米勇夺三冠后前往皇马挑战巴萨。然而在切尔西、皇马的黯然下课,注定了在曼联未能长久。
在曼联的两个半赛季,穆里尼奥改变了范加尔治下曼联的引援乱象,不再每个赛季引入半支主力阵容,而是进行中轴线引援;并且在范加尔防守战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构建了后场出球和局域防守体系,惠及了索尔斯克亚;然而,穆里尼奥并未解决曼联一直以来的进攻顽疾,伊布、鲁尼陆续离开后错误的树立核心导致更衣室缺乏统一的声音,阵容年龄不均衡导致球队青黄不接,阵容庞大后遗症频发。 更衣室不和、高层不满、战术执行不力,穆三年崩盘是必然。
穆里尼奥接手的曼联,是范加尔引援乱象下的曼联, 进攻手段单一,球队阵容庞大。 两个赛季引进了十余名球员让曼联的精神和传承缺失,更衣室缺乏统一的声音,曼联需要一名强硬的主教练压制球员的反抗情绪,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荣誉稳定军心,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战术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拥有“穆二年”魔力的穆里尼奥看上去是不二之选。然而, 加盟曼联的首个转会期,穆里尼奥选择了保守,为曼联引入了一条中轴线, 却并未对阵容进行清理仅仅放走了两名青训球员,依靠转会期引入的中轴线,曼联如愿夺得欧联杯冠军。随后的赛季转会期,穆里尼奥却并未对阵容边路进攻能力缺乏的短板进行补强,固执的再次选择引进一条中轴线,让边路的杨左使、瓦惊云苦苦支撑,穆里尼奥坚持不清理球队的阵容反而放走了鲁尼和贾努扎伊,赛季末曼联取得了联赛第二名的成绩,这是爵爷退休数年以来曼联的联赛最佳战绩。
然而,赛季结束后伊布远赴美国淘金,让曼联更衣室开始失衡, 多年的引援让曼联阵容缺乏统一的声音,富有曼联文化传承的青训小将年龄尚幼并不具备更衣室发言权,让曼联更衣室失去了统治力 。
随后的引援虽然穆里尼奥依然要求引入一条中轴线, 但桑切斯的带来彻底点爆了更衣室,博格巴身为队长以及球队战术核心、德赫亚身为球队多年来的防线功臣,薪水不及桑切斯让球员们心态失衡 , 俱乐部高层对于穆里尼奥连年要求引入中轴线、过于庞大的一线队阵容早已不满, 三德子亲承否决了穆里尼奥的2名引援计划。内忧外患,固执的穆里尼奥在引援和清理球队阵容上的不力,球队崩盘并不意外。
尽管如此,穆里尼奥还是给曼联留下极为关键的战术价值,曾经有网友戏言,在范加尔执教巴萨时期,穆里尼奥和瓜迪奥拉分别看到了范加尔的战术板,因为看的方向不一致造就了两人风格迥异的战术风格。 不管如何,穆里尼奥是能够延续范加尔遗留在曼联的战术价值,并且传递给索尔斯克亚的。
在曼联夺得联赛亚军的赛季,为了应付伤病潮和解决进攻顽疾,曼联多次使用三中卫阵型,为后来的索尔斯克亚打造边后卫轮转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范加尔前场紧逼的基础上,针对曼联球员在跑动中容易丢失位置的情况下,采取了减少跑动站住空间区域的做法。 对后防线的改造一扫范加尔时期失误频频的表现,在2017/2018赛季甚至奉献了联赛排名第一的零封次数。 范加尔曾经戏称,索尔斯克亚本质上踢得就是防守反击,也从侧面反映了曼联防守策略上的延续性。
然而,防守上的成功,却带不来进攻上的胜利 。在进攻端不论是伊布、卢卡库还是桑切斯,都无法改变曼联的在阵地战中能力的缺乏。投入兵力在防守让曼联组织能力缺乏,投入兵力参与进攻让曼联防守漏洞百出,攻不进和守不住之间,擅长防守反击的穆里尼奥选择了防守。
于是曼联进攻一度需要依靠派上费莱尼冲击球门。在成绩最好的“穆二年”,尽管夺得联赛冠军,曼联的不论是进球、射门次数、射门命中率、禁区内进球数据,均排名英超球队第六,足以说明问题所在。 锋线和组织中场的错误判断,让穆里尼奥无法快速解决曼联的进攻难题。
出于防守策略的需要,穆里尼奥希望曼联保持阵型的完整性,因此采用了球找人的传递方式,而不是人找球。 这并不符合当下主流的战术风格,球找人的踢球方式容易导致传球路线被切断,因此尽管曼联的传球次数并不算太差,但是曼联的传球成功率并不算太理想。同时,因为球员站着等球导致曼联的跑动距离、跑动次数大为减少,这对于打破密集防守并不容易,也让费莱尼不得不成为曼联攻城拔寨的重要棋子。
在跑动距离减少的情况下,曼联的冲刺次数和距离却在增加,忽然间的节奏变化容易并未带来进攻支援,然而让曼联在边路球员陷入肌肉伤病, 穆式 曼联的高伤病率与战术体系不能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缺乏进攻配合和套路,过于依靠中锋的支点作用,让拥有曾经的英超助攻王马塔、德甲助攻王姆希塔良无法为曼联带来应有的进攻套路和创造力。也让卢卡库从小魔兽变成铁憨憨,尽管脚下技术依然娴熟却不得不在禁区内进行肉搏。在创造机会方面,穆里尼奥的曼联是其执教英超以来最差的一届。
至于阵容方面呢?连续多年的引援乱象让曼联的一线队阵容庞大,看似穆里尼奥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但频繁更换阵容和主力球员让曼联球员之间永远限于思路不统一、配合不默契的怪圈。穆里尼奥显然想改变曾经单纯防守反击的踢法,向控球型踢法转变,在穆里尼奥英超的执教生涯中,曼联时期不论在本方半场还是在对方半场,传球次数和控球率也是最高的,但是也折射出穆里尼奥的正在进行自我蜕变。
对自己的改变往往是艰难的,容易导致陷入自我怀疑。 在输给热刺后的三句“尊重”已经足够说明穆里尼奥在曼联执教生涯心态陷入失衡和自我怀疑。在担任热刺主教练回归英超以后,穆里尼奥在采访时承认,在执教曼联时候已经失去了激情。 失去了激情,不仅仅在于更衣室的乱象,还在于高层的怀疑、对自我的怀疑。但是穆里尼奥也承认,在曼联的执教经历让他学习好很多,相信一段时间沉寂之后的魔力鸟将再次绽放出魔力。
16岁创德甲纪录无人能破,22岁彻底梦碎皇马,29岁以英雄离开多特
你知道德甲最年轻的出场球员和进球球员是谁吗?他就是前多特蒙德球星努里·沙欣,
他年纪轻轻就夺得了德甲冠军,之后加盟了皇马和利物浦,经历了失败西甲和英超生涯后,他从此泯然众人,如今他已经离开了大黄蜂,加盟了不莱梅,为保级而战。
沙欣作为土耳其后裔,他的父辈在上世纪60年代通过劳工移民来到了德国,1988年9月,他出生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城市卢登施爱德下的一个小镇,那里仅仅只有2200的人口。
6岁的他在电视机前,观看了1994年世界杯的全部比赛,当他看到哈吉为罗马尼亚打进的那个精彩进球和罗马里奥、贝贝托代表巴西在最后几场比赛的疯狂表演时,他笃定了心思要成为一名足球员。
在他长大的地方,身边的人不是多特蒙德的球迷就是沙尔克04的球迷,因为两家俱乐部离我们的家乡都非常近,
在他7岁的时候,多特蒙德球探最先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天赋,邀请他加盟俱乐部的青训学校,但因为太小而被父母拒绝,
而且那一年多特蒙德赢得了又一座德甲冠军奖杯,他被多特充满激情的战术打法彻底俘虏,他也彻底爱上了这家俱乐部,他梦想着着有朝一日能够身着黄黑球衫在球场上披荆斩棘。
沙欣最先从家乡球队迈纳茨哈根RSV俱乐部开始训练比赛,2001年,不到13岁的他终于如愿加盟多特蒙德青年队,在那里,沙欣成长飞快,12岁的时候就已经是U14的主力,
多特蒙德有一项特殊的传统,允许年轻的球员们在一些比赛中担任球队的球童,2003年欧冠小组赛上,沙欣被选为多特和皇马比赛的球童,
当时的皇马星光熠熠,他被菲戈、齐达内、罗纳尔多、卡西利亚斯、罗伯托-卡洛斯的球技所折服,他在下半场时开始幻想着有一天为皇马踢球的日子,
比赛结束后,他不顾一切地冲进球场跟罗纳尔多打了招呼,那场比赛也为年幼的沙欣种下了皇马的情结,也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
2005年,沙欣入选土耳其U17随队参加在秘鲁举办的世少赛,他司职攻击中场打进4球,荣获赛事的银靴,
阿森纳时任主帅温格更是因此相中了这位天才,教授评价道:“沙欣是欧洲这个年龄段最出色的中场球员。”并且希望以300万镑的价格将他带到阿森纳,
2003-04赛季,温格率领阿森纳以赛季不败的神迹夺得英超冠军,温格也是一名善于培养年轻球员的教练,面对如此的诱惑,沙欣选择了拒绝,
他说道:“那时我还没代表多特蒙德一线队踢过比赛,如果就这么走了,可能我将不再有机会穿上心爱的黄黑战袍了,那样我的人生都将充满遗憾。”
2005-06赛季,沙欣顺利进入了多特的一线队,他在多特蒙德对阵沃尔夫斯堡的比赛中完成了自己的联赛处子秀并打满了全场,也以16岁355天的年龄成为德甲联赛 历史 上最年轻的出场球员,至今无人能破。
完成德甲首秀后,他又迎来了和沙尔克04的威斯特法伦德比,当时他被球场的气势所震撼,
“当我们和沙尔克交手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更加震撼起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球迷们在看台上组成了一道**的长城。大概有25000人站在南看台上。看台很陡,从头到尾都站满了身穿**球衣的多特球迷。这些球迷对我来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球迷,关于球迷每个人都会赞赏自己的球队,但只要去一次多特蒙德,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意思了。你只需要环顾球场的四周,在我看来,这幅画面就像是蒙娜丽莎,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同年11月,他在多特战胜纽伦堡的比赛中打进一球,以17岁33天的年纪刷新了德甲最年轻的进球纪录,
同时他也首次入选土耳其国家队,在1-0战胜德国的比赛中打进致胜球,刷新了土耳其国家队最年轻出场球员和进球球员的纪录。
顿时间,沙欣成为了红遍全欧洲的超级妖星!
05-06赛季和06-07赛季,沙欣两个赛季一共为多特出场了47场德甲比赛,这样的出场率对于各18岁不到的年轻人来说足够出色,
但是2007年夏天,多特却将他租借给了荷甲泅渡费耶诺德效力,那个赛季他代表球队在各项赛事出场29次打进6球,帮助球队赢得了荷兰杯的冠军,
费耶诺德希望直接买断沙欣,但遭到了多特蒙德的拒绝,沙欣本人也希望被多特召回,他只希望代表自己心爱的球队比赛。
2008年夏天,克洛普执掌多特蒙德的帅印,他的到来也彻底改写了多特的命运,他将这支老态龙钟的没落豪门重新打造成一支年轻激情诱惑力的球队,
而沙欣更是克洛普帐下当之无愧的核心,2008-09赛季沙欣在联赛中出场25次打入2球并有6次助攻,2009-10赛季,沙欣出场33场德甲比赛贡献2球8助攻的表现,
2010-11赛季,沙欣更上一层楼,他出场30场联赛贡献8球9助攻他开阔的视野和出色的脚法让多特蒙德踢出了赏心悦目的足球,他的一脚任意球更是攻破了拜仁的球门帮助大黄蜂四年来首次击败对手。
那年他帮助多特蒙德获得球队 历史 上第七座德甲联赛冠军奖杯和德国杯的双料冠军,他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联赛最佳球员以及FIFA年度最佳新人的称号。
就在多特蒙德夺冠后不久,沙欣收到了来自自己经纪人的一条短信,“努里,皇马想要你!”
沙欣回忆道:“以前我也在转会传闻里听到过我的名字和其他球队联系在一起,但从来都没有皇马。现在,他们出现了,白色的战袍,伯纳乌球场,还有 历史 。我仍然记得多年前我对自己许下的诺言,但身体里的一部分说,我应该拒绝这份邀约。多特蒙德给了我这所有的一切——我怎么能够离开他们呢?”
他与家人商量未得解决后,他决定找到自己的教练克洛普,克洛普听完事件的原委后,他说道:努里,这是你的决定,但如果你选择离开,你必须知道,我也一直会站在你这边。你永远都会是我的朋友。”
沙欣最终决定加盟皇马:“如果我留下,那我会每天都会马德里的生活想入非非。到时候尽管我的身体还在多特蒙德,但精神上......我可能会迷失自我。我不能这样带着遗憾活下去。”
作为德甲MVP、多特蒙德的宠儿,沙欣转会皇马只为老东家留下1000万欧元的转会费。
但是沙欣在西班牙的生活并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他在加盟皇马后的第一堂训练课就拉伤了十字韧带,赛季未开始他就要休战2个月,
他说道:“我有点不走运,因为夏季训练营对球队的战术演练至关重要。虽然此后我始终坚持在训练场边听着教练布置战术,看着队友们训练,但那跟真正上场踢球却完全是两码事。”
因为受伤病影响,沙欣并没有在星光熠熠的皇马阵中取得太多出场机会,彼时队中还有哈维-阿隆索、卡卡、厄齐尔、赫迪拉等人,
2011-12赛季,皇马夺得了西甲联赛的冠军,但是沙欣整个赛季只在西甲联赛出场4次,“我尝试着尽快从伤病中康复过来,但一家像皇马这样的俱乐部,如果他们在赢球,想要回到球队的轮换阵容里是很困难的。”
2012年夏天,多特蒙德给沙欣打来电话,但他却不甘心就这样灰头土脸的回家,最终他选择了租借加盟利物浦,希望能在那里踢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在英格兰,离家更远的地方,他也并没有贡献好的表现,虽然偶有神来之笔,但是伤病的侵袭难以让他长期保持好状态,
他仅仅代表利物浦在英超比赛中出场7次他就打算回去多特蒙德了,他说:“似乎我的比赛里总是缺少了一些东西。我也想不通,但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我并没有迷失于比赛,而是我的生活里真真切切少了一些东西。我需要重新成为多特蒙德的一员。那里的人才是我踢球的意义所在。”
经过沙欣经纪人的运作,2013年1月,他以租借的身份重返多特蒙德,回家之后他始终不确定多特南看台的球迷会否重新接受自己,
但是他回归多特蒙德的首个主场比赛中,斯特法伦球场就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我转向**长城,闭上了眼睛。他们都在高喊我的名字。”
他回忆道:我记得克洛普对我说我真的以为他们会恨你,然后他露出自己标志性的笑容,他弄乱了我的头发,随后将我推上球场,人群沸腾了。
2012-13赛季后半程,他代表球队踢了15场德甲联赛并且打进2球,昔日土耳其天才复活。
2013-14赛季,沙欣代表多特蒙德出场34次,说起来你不信,这是他职业生涯出场次数最多的一个赛季,他和罗伊斯、姆希塔良组成的三巨头再次带领多特踢出攻势足球,
那个赛季多特取得了联赛亚军,虽然只贡献2球2助攻,但是他的传球和调度的确是那个赛季多特的灵魂,他也入选了那个赛季的德甲最佳阵容。
之后的几个赛季,沙欣因为伤病和年龄增长,沙欣出场时间锐减,2018年沙欣再一次选择了离开,选择加盟不莱梅,
2018-19赛季,多特蒙德2-1击败不莱梅的比赛中,已经加盟不莱梅的沙欣重新回家,多特蒙德也为沙欣举办了告别仪式,赛后沙欣再次走到多特蒙德主场南看台前给多特球迷道别。
沙欣曾说:“多特蒙德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或是一支球队,我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些人都在那里。”
他曾是威斯特法伦的骄子,但是晃眼之间,他已经年过30,卸下**的战甲,
虽然他的皇马梦并不完美,但是他已经为多特蒙德奉献了一切,也没有遗憾了。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德甲配合和战术水平高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相比较英超球队来讲,德甲球队不会花大价钱购买球星,这就是抓住球员内心的关键,像曼联在去年花了几亿来补强自己的球队,著名的球星博格巴、伊布、姆希塔良都加入其中,然而就目前的积分榜来看,还是没有获得欧冠的资格。
最重要的就是球员心态,如果球员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踢球,那么他的技术一定受到干扰,而且欧洲五大联赛最为昭著的西甲球队,多以个人能力突出的球星去引导球队的成绩,譬如MSN、BBC等组合,战术上太过去依赖球员。英超呢,高频率竞争,都想着在球队保有一席之地,因为出色的球员和丰厚的待遇太丰厚了,如果都为了一己之私去获得成就感,那么配合不就捉襟见肘?
稍微跻身欧洲豪门的意大利球队实在力不从心,他们的俱乐部内政上存在很大问题,都要靠转会市场的球员交易来维持俱乐部的发展,这样的球队和球员怎么能更好的展现球队的重要性呢!
接下来就是德甲球队,德国足球一直以来都具有优良传统,以现在的德甲卫冕冠军拜仁慕尼黑来讲,这只球队的主力成员不仅仅是德国本土人,还包括像莱万(波兰)蒂亚戈、哈维.马丁内斯(西班牙)阿拉巴(奥地利)罗本(荷兰)里贝里(法国)等多个国家的球员组成,但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感却是其他国家球队不能达到的一个度。
其次就是多特蒙德,这支以进攻出了名的球队在欧冠赛场上也不遑多让,他们具有很好的防守反击能力,只要抓住机会,锋线上的两三名球员立刻组成最尖锐的兵刃去进攻对方的球门,利用精妙的配合完成进球。
德甲历史上也有很多以配合、战术上都出众的球队,曾经的云达不莱梅、沙尔克04等,伴随着历史的长河埋没了很多著名的球队,终上所述,便可以用这种观点来说明了。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